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大理你松哥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大理你松哥”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共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正文: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一)主体参与策略主体参与策略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取向的教学过程与结构安排。通常表现为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的自我监控,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和调控水平。主体参与策略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体验、自主性体验和成就性体验。主体参与的目标是: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使学生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同时在学生参与中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主体参与的意识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质疑和探索。主题在迫切要求下自主学习,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自信,勤奋,自我反省,自我选择,自我调控;带着问题科学地学习,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问辩论,探究创新,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与量;在探索活动中学习、体验和自主建构。那么怎样实现主体的有效参与呢?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思路,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有较高的思维活动的质和量;要充分关注个别差异,尤其是对那些主体参与度低的学生;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和不断提高他们主动参与的能力。(二)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是对教师创设的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过程等的总体策划,是主体在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建立和维护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的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集体评估,寻找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合作交往中发展学生主体性。合作学习策略使学生之间学会共处,学会在共处之中求知,学会在共同探究问题时优势互补,取得学习的最佳效果。确保合作学习实效,教师应当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每个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质量是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基础;小组研讨的民主性、超越性是保证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关键;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励性评价。(三)差异发展策略这是即古老又现代的教学原则之一。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错综复杂中国大学网()

篇2: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正文:新课程改革学习体会  对“有效教学策略”的认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当然不仅仅是更换一套教材那么简单,它要求课堂教学实现多方面的、实质性的转变,其中教学方式要实现从“组织教学”到“动机激发”,从“讲授知识”到“主动求知”,从“巩固知识”到“自我实现”的转变,而转变教学方式的目的又在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这些变化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掌握适合时代需要的教学策略,并善于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科学组合,才能实现“有效教学”,适应课改需要,走在教学的前沿。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一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从操作层面去理解。如有研究者认为“有效教学”就是要做到“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倾听,有效激励”,“有效讲授”强调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问、倾听”强调“有效教学”要突出教学活动应具有的交互性特征;“有效激励”强调教师要具备激励性人格,善于激发和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这种阐述并不是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有效教学”,仅仅是在说明“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具备的'特征。二是从目标层面去理解。如有研究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努力避免副作用,减少无用功,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并且把“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检验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其中“预期的”是指学生所期望的、教师在教案中设计好的、符合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和任务;“应有的”是指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应该达到的“进步和发展”目标。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在同一节课中获得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尽相同,只要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算是有效的教学,可见,有效教学也有不同的水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也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显然,上述观点是把“有效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来理解的。仍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怎样才算是“进步和发展”了呢?在不同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的指导下,对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理解不可能相同。在信息匮乏、传输手段有限的时代,学习方式上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习以“识记”与“掌握”为基本追求;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的丰富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体验”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理解”与“运用”成为主要的学习目标;而在当代,信息膨胀、传输手段多样的时代,主体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才能健康发展,“中国大学网()

篇3:新课程学习体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在我们平常的习作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作文内容要言之有物,有切实的具体内容,切忌言之无物,空话连篇。叙事:要说明一定得道理。记人:要说明这个人的性格、品质,而人又离不开事,他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给读者留下什么印象。写景、状物:要抒发自己的某种思想情感。文章不讲究长、短,但要具体,内容实在。

二、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写文章一定要有真实的感受,要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有了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事真才能情真,情真才能辞切,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因此,要想写出有质量的作文,就要求我们选择那些真实感受的内容来写,写出自己的真情感受,决不可生编硬造。

三、作文要有突出的重点。文章只有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更有力地表现中心。例如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我的课余生活》就要求:文章要有详有略,跟中心思想有关的内容要写得详细些,跟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可以写得简略些。

当然首先要学生乐写。如:习作训练(一)是记一项自己喜爱的活动,反映自己课余生活的习作。丰富多彩的课间大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大家有话可说, 写得顺手, 把自己活动的过程具体叙述 , 学生将自已活动中的感受巧妙地融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之中, 使学生在玩中学, 学中玩,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生会觉得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萌发“我要写”的想法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

其次要学生乐改。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怎样修改作文呢?看全文,看内容是否具体实在,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语言是否通顺,想象是否合理。看词句。修改文章不仅修改一句话,一段话,还要注意不多字、不丢字,不写错别字,乃至一个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妥当,也要认真检查修改。修改可以是自改,也可以是互改互批,把批改权还给学生,学生很有新鲜感,他们怀着好奇心,以主人翁的态度当小老师,格外认真投入,这样进一步训练了自改作文的能力。

篇4:新课程学习体会

课程改革如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了新的变化;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氛围逐步形成……让人欣喜不已。体育与健康课程正从育体向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的方向转变,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一直在积极摸索、思考,自己应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怎样让学生学得更加快乐,一直是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聚焦话题,通过对《体育新课标》的认真学习和积极实施,颇有些感悟与收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新课程标准贯彻了“健康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学生为本,所有的教学内容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重新选择,建构教材来教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这才是增进健康的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创造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篇5:高中新课程改革制度

高中新课程改革制度

为了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新课程的教学行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要求,请全体教师参照执行。

第一条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起着指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制定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管理的起始环节,是保证教学正常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教师都要制定教学计划,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规范。教学计划应由备课组研究统一制订,教学计划应在开学一周内完成,经教务处审定后实施。

制定教学计划应遵循的原则:

1、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措施,不随意降低或拔高教学要求。

2、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又要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3、要充分体现为了学生的发展进行组织教学的原则,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要体现有利于学个性发展。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交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

教学计划一般包括:教材和学情分析;在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业务学习与研究及有关活动安排;教法与学法指导;以单元或章节拟定教学进度。具体见每学期初发放的“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二条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及其解决方法;教学程序和步骤;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双边活动安排;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具和仪器使用;教后反思等。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特别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整合。教案是教学设计的书面(电子)表达形式,教案的详略程度可因教材和教师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注重实效,学校提倡教师制作电子教案。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应在学科备课组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切合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师教学特点及风格的教学预案。倡导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合作备课,鼓励不同教法的实验与创新。教学设计要按课时编写,并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2、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精心预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

3、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对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家庭和社区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了解。

4、在学法指导上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5、备课时,既要注重本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又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相关知识和问题的联系与综合。

6、积极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特别要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能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同进行交流和沟通,能对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进行多元反思,写好课后反思。

第三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按照省下发的“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要求执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做到知识正确,概念清楚,同类材料丰富,容量适当,条理清晰,重点、难点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充分。

篇6:新课程培训学习体会

八月二十六日参加县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我们听完教研员的讲解之后,还观看了课堂视频和专家的点评,学到了不少东西。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的、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状态,能自主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自己不断去积累,不断去学习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而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主体。新课程最终要落实到教学中来,没有教学,新课程终究只是一个静态的方案,而不会是现实的课程。而教师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任何其他人,如专家、各级教育行政人员,等等,不管对新课程有多么热心、有多么关注,都不能代替教师的实践。所以,我们教师要认真分析以往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借着新课程的契机,发扬光大以往的优点,改造乃至克服以往的不足。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职业选择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有利于学生体验中外文化差异,丰富思维方式,增进国际理解,提高人文素养。英语教育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能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意识,学习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和观看一些教学视频,还有专家的点评之后,自己确实学到了很多,也希望在新的学期里自己能够真的改变教学方式,课程的改革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教师自身的学习与改变。

篇7:新课程培训学习体会

初中化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是《化学课标》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注重知识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化学课题生活化,问题引入)情景化是化学新课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要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化学活动,经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进行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秩序地发表意见,要控制音量,不影响他人的讨论。分小组活动,人员的组合要采取轮换制,使每个人接触面广泛。

《化学课标》中指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自信,表现自我。除了最基本的知识目标外,还要对学生的化学思考方法,学生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时所表现的好奇心、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习惯评价。

化学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深刻领会《化学课标》中的教学基本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作者董崇丽,宁晋县东汪三村人。化学教师。曾荣获邢台市探究性实验课三等奖、宁晋县“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篇8:初中语文新课程学习体会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

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也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注意些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必须注意的第二点就是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篇9: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在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时听到几个频率较高的词语:新课程意识、评价方式的转变、要给学生减负增效......

其实,每次一听到这些词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们的做法上符合这些吗?这里我就讲两个方面的问题,和同行们探讨,更恳请大家对我见解的批评与斧正。

1.我们来谈谈减负增效的问题。其实减负增效不应该只说是对学生,一定要对教师是一样的做到才能够真正做到。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新课改,那么,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到减负增效了呢?对学生来说,首先从课程学科的设置来看:在课改之前,高一的新生只有8个学科,就是没有生物学科,其实就是在课改前,学生想真正将8个学科都学好已经不容易了。当然我还是发现,高一的学生的确将8个学科都学得较好的,这不仅要学生有较高的智慧,更要有相当好的方法。然而,新课改之后,学生的学科变成了9科。不少的学生真的就是照顾了这科无法照顾其他学科。我所遇到的学生,无论他又多优秀,都给我的答案大同小异:总感时间紧,每天就在不断的赶作业。其次从每个学科的内容设置来看,我是教数学的,我这里就以数学学科为例来加以说明。数学课改前的第一学期的内容就是三章:《集合》、《函数》、《数列》。至少我们作为一个教师,总还感觉到:这些内容能够在一学期中可以完成的。然而在课改以后,第一学期的数学内容明显增加了,内容有:《集合》、《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四章内容,当然还要感谢市教科所的领导们非常了解情况,为大家减轻负担,把《三角变换》没有列入全市期末统考的范围。同时在函数部分还新增加了《幂函数》的内容。在其次是四川的高考在命题上怎么命?没有谁能够明确的告知的事情。所以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就还是新瓶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在课堂上、课后的作业指导上,没有真正贯彻课改的理念和意识。从这样的一些层面分析:所谓课改的减负问题还真成了有的老师说的减负就是加正的了。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作为老师应该在减负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改变自己的理念,当然理念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和时间。正如北京十一学校的特级教师王春易的“讲和不讲”的问题一样。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和改变,我们的学生不能象成七那样,讲不讲都没关系。教师理念要慢慢改。我们面对的学生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群体。初中教师那一种填鸭式教学没有改变,就会影响高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换句话说:中学的.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只是改变高中教师的理念是不现实的。

其次,高中教师在不能改变更多的现实的情况下,应该做到的,还是要多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解读》,从中找到改变课堂的要素,尤其要找的是:我们再教学中要如何操作,才能够体现我们的课改的真正精髓。

再次,教师们要发扬合作与团结精神。真正做到充分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备课活动中不仅要多进行理论的学习,同时还要做到集体认真研究课本,对教学起好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第四,对课改省份的高考试题的研究,教师要洞察高考的方向和趋势。不仅在备课组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同时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还要不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搞清楚每一堂课中的,讲、如何讲、讲多少等的问题。这就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益,在指导学生时,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2.谈谈评价方式。其实,我们搞教育的人都知道:教育评价是一个令人头痛的事,可以说到现在都没有一套评价方案是很好的。其实,我在这里谈得评价方式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或学校的的评价。首先,我们来探讨对学生的评价。要分为几个方面的来讲,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一个评价方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的评价,学生交来的作业,教师的批改和评语,也是一种平时的评价。学生参加一个阶段的学习,参加的阶段学习考试得到的结果也是一种评价。学生高中三年的学习,就是高考一次来一个终结性评价。除后面的终结性评价以外,我们老师在以前不少老师没有注意自己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其实我建议作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最好是一种鼓励式的,发现优点式的评价起到的效果会明显一些。高考的终结性评价,对我们老师来说。是没法改变的。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来说,现在各地的搞法,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个专家讲:学生的一次成绩好坏能够评判一个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的水平和对学生的培养,尤其是一个学生的将来的法杖潜力?对现在的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型,教师的特能讲,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多的体验参与的一种意识。高考的评价方式没有变,无论怎么改,同样不能改变学生学习教师特能讲的方式。不改变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方式,学校和老师更多更看重的是:学生高考的成绩。在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经常说:不能拿高考的成绩比较学校和学校的好与不好,但是,实际能做到吗?现在,不用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衡量一个老师,那么,有用什么来衡量更好呢?每年高考成绩发下来以后,

篇10:有关改革整顿学习体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解决机关工作人员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机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局党组在全局领导干部、职工中进行了集中学习和整顿。通过第一阶段的认真学习讨论,本人就此次机关工作风集中整顿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通过第一阶段的集中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必须彻底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对来本单位办事的企业,要真心诚意地对待 他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为民办实事,认真解答企业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遇到的问题,切切实实地为他们着想。用“局规”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与企业交往和沟通时,一定要做到热情礼貌、耐心细致、态度温和,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解决 所遇到的困难,切实转变那种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的作风,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服好务,为洛江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发展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二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勤奋学习,熟悉和掌握好有关法律、政策、法规,切实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不断提高理论水准和服务质量、办事效率。

其次,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 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我局的发展添砖加瓦。我们始终要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大力推动统计局改革与发展。始终牢记党纪国法,爱岗敬业,甘于吃苦,勇于创新。

第三,对于本次作风整顿,我认为是必要的,它对我们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本单位在区委、区政府及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到:一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是履行好自己肩负职责的重要保障。为此要认真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工作,爱岗敬业,对待办事的企业要热情接待,耐心询问,有问必答,及时了解企业关心和反映的热点问题,深入地开展调研工作,写出较有深度的分析材料,为领导决策作参考。

篇11:有关改革整顿学习体会

近年来,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积极采取多项勤政廉政举措,系统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不断取得明显成效,连续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9年被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连续5年被评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和民主评议机关和行风作风群众满意机关,各项工作连年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局以深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为契机,不断加强系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推进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整纪纠风两个整治及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专项行动,着力整治干部队伍廉洁从政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有效遏制腐败案件易发多发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国土资源保障作用。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两整治一改革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局成立了由局长挂帅的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步骤、保障措施和具体任务;及时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屹隆作动员讲话和进行安排部署,全面启动 两整治一改革 专项行动。同时,通过简报、信息、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在解读视频会议精神、认真学习文件的基础上,要求大家认真记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深入学习领会专项行动意义,从而不断提高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对专项行动的认识。

二、认真排查,严防廉政风险死角

,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被阿拉善盟盟委确定为全盟廉政风险防范工作5个试点单位之一。按照要求,我局在系统中层以上的干部中开展了岗位廉政风险排查和防范工作,制定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召开系统动员大会和8次专题会议,反复查找局领导班子及中层负责人在思想作风、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外部环境方面的风险点。

两整治一改革 专项行动开展以后,我局结合国土资源工作职能,在已排查风险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体干部中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邀请相关领导、两风监督员、重点企业负责人和服务对象,召开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座谈会,领导带头,逐岗位、逐人开展了更细致、更深入的风险点排查。这次排查内容更全面,范围更具体,措施更严格。重点围绕征、管、查、减、免、罚,人、财、物 九大节点 ,通过对土地和矿业权出让审批、土地整治、征地补偿、执法监察、地质环境治理、地质遗迹保护、执法监察、干部人事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工程项目招标、政府采购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的管理漏洞和廉政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通过反复查找,全盟国土资源系统24个部门、67名干部职工共查找出岗位廉政风险点687条,已落实防范措施709条。部门及个人ⅰ级风险岗位33个,ⅱ级风险岗位44个,ⅲ级风险岗位24个。共清理出行政权力69项,绘制完成了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图60幅,先后制定修改完善了120多项规章制度。通过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使全局各个岗位风险排查不留死角,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成立了风险点评估领导小组,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机制体制和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风险排查相关资料并印制成册。通过严肃工作纪律,整顿工作作风,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形成规范有序、依法行政、风清气正的国土资源行业新形象。11月20日,在全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会议上,我局又作为5家试点工作单位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三、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一)扎实推进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专项整治

一是坚持规范管理,政务公开。要求各旗区国土资源局在土地和矿业权出让工作中,严格执行办文制度,所有报件和批文均按规定程序办理。增强服务意识,将办事制度、标准、程序、期限和责任向社会公开。二是坚持内部会审,集体决策。要求各旗区国土资源局尽快健全各类审批事项的内部会审制度。凡涉及土地、矿产资源管理等事项,一律要经过内部会审,集体决策,并将会审事项纪要文件作为业务审批要件归入审批档案,有效地杜绝了一些地区国土资源审批不规范的问题。三是实行国土资源审批事项上报审核备案制度。从10月1日起,盟国土资源局全程参与指导监督各旗区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工作,实行土地和矿业权审批及时反馈和审核备案制度,要求各旗区将公开出让土地、矿权审批在报同级监察部门的同时,上报盟国土资源局审核备案。

(二)强力推进整纪纠风专项活动

一是组织动员全系统干部依据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全面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要求切实落实到位。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自查自纠实施方案,对自查自纠工作的时间进度、工作步骤和工作方式等作出具体安排。二是严肃清查不廉洁行为。结合国土资源管理实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国土资源系统工作人员在土地矿业权审批中违反程序等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清理,切实达到了整纪纠风的预期效果。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重点对10类违纪违法案件进行清理和查处,共受理采矿权过期案件31宗,立案20宗,全部结案,收缴罚没款95.5万元。清理出未报即用违法用地9宗,占地面积123.81亩,收缴罚款0.4万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得到有效维护。

在严肃查办案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廉洁从政教育,部署开展了基层国土资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廉政教育机制整训,并作出了计划安排,将全面完成。

(三)四个结合推动 两整治一改革 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1、结合勤廉承诺推动国土资源业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土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完成全盟18个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审查上报工作,上报用地821.33公顷,同比增长44.3%。二是全盟供应各类建设用地215宗,面积815.86公顷。其中,出让供地174宗,面积654.54公顷,土地出让金总额9.06亿元。三是经营性、工业用地全部进入土地有形市场公开出让。四是多手段、多途径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建设用地供后监督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一是通过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工作力度,全年共争取到地质遗迹保护、土地整理、基础测绘等各类项目资金0.86亿元。另有0.813亿元的地下水勘查和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已得到落实。二是阿左旗黑山地区煤炭勘查和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麻木乌苏地区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将为全盟十二五规划提供强有力地资源支撑。三是积极推进矿业权有偿出让制度,共组织、指导各旗区国土资源局挂牌出让采矿权12宗,成交价款0.29亿元;出让探矿权18宗,成交价款1.65亿元。测绘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果。完成了吉兰太多金属矿区和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矿区航空摄像1:1万基础测绘项目,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完成了国家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示范项目额济纳旗苏古淖尔苏木(策克口岸)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开展 数字阿拉善 项目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完成盟内测绘勘界类项目188个,土地预审类项目30个,地勘类项目62个,测绘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结合警示教育、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党日活动、爱国歌曲大家唱 活动和 强素质、展风采、促服务 知识竞赛等,加强干部教育,使干部从心理上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风险排查和防范工作,使全体干部深刻认识廉政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3、结合机构改革,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整合人员机构,制定三定方案,努力争取解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党员干部的管理。目前我局已被盟直机关工委批准成立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党委。

4、结合年终考核,加大专项行动落实力度。将专项行动作为年底的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同步进行检查和考核。结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勤廉承诺考核和群众满意的国土员和不受欢迎的国土干部评选、基层满意单位创建、标准化国土所创建等争先创优活动,对照岗位职责和一岗双责,针对单位以及个人岗位风险点防范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切实将专项行动落到实处。

两整治一改革 专项行动是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的一项声势浩大的专项行动,也是今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局将本次行动作为全系统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系统形象和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国土资源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局党组将专项活动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在全盟国土资源系统对22名副科以上干部进行了轮岗交流,实行建局以来范围最大、人数最多的干部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等大轮岗大交流,促进每个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下一阶段,我局将在廉政风险排查的基础上,将排查出的风险点作为干部20岗位廉政承诺的主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并以重点工作廉政评价为手段,促进承诺内容的兑现,推进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以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推动全局工作再上新台阶。

看了改革整顿学习体会的读者还看了:

篇12:有关改革整顿学习体会

以前我对管理的种种方式方法不屑一顾,认为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通过学习了西柏坡教育整顿视频中的各种各样的案例,其中有成功转型的企业,也有跌入谷底无法翻身的企业,有屹立于潮头的中国首富,也有沦为阶下因的高官,触目惊心的案例带给我们教训或经验都是相当深刻的,一个企业要想运转良好,没有一套健康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可能实现的。此次教育培训扭转了我过去的错误思想,从中获益匪浅。

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想做好做大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有敏锐的头脑,从业者要对形势和自身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当我们踏上中南这艘航母巨轮出海,迎击时代大潮时,我们自身有没有这个能力胜任,做一个普通的水手。从几个军队的短片可以看到:一个集体,可能因为一个成员的散漫、粗心、不负责任等小错误面全面失败,整个集体要为这一个人的失误承担责任。我们每个人都要避免成为集体中的这一块短板,这就引出了集团的人才战略,一个职业人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着双重发展:自身前途和企业建设。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把这两者的发展结合起来,首先要对自身有个准确的认识“我自己还算不上人才”,其次我做为一个基层员工获得报酬同时能为企业做多大献,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还取决于为企业拼博贡献的决心和信念,借助中南这个平台实现目标和自身价值的同时,是不是将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紧紧结合在一起。

当企业需要人才时,如何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后天勤奋努力地学习,兢兢业业的埋头苦干,发挥自身最大的聪明才智。

通过此次改革整顿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过去错误的思想观念,企业制度了良好的制度,不是要我们去打破他,而是要我们在遵守的基础上优化创新,改革的脚步永不可能停止,只有顺应潮流发展,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提高觉悟,认清形势,做好中南基石上的一块小石子。

篇13:高中学校校长如何直面新课程改革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参加新课程改革的省份逐年增加,到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全面推开。在领导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验中,高中校长究竟要做些什么?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已经摆在了众多校长的面前。

换个视角看教育

当今中国,从小孩到老人,哪个社会群体最辛苦?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读书的孩子。他们真的不容易,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睡觉,不管是在校内、校外还是在家里,整天没完没了地学啊,考啊,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如此。中国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课业负担重吗?我认为还不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不付出艰辛就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不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把考试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我们的教育过于看重教育的标准化,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份试卷、一种答案、一个评分标准、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共性化的教育模式中培养、选拔出来的人才,考得再好,也是重复别人的东西。世界上的100项现代发明,没有一项是中国人发明的,500个诺贝尔奖得主中,也没有一个是在中国本土培养的。这难道不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吗?

会考试只是工业化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是那么重要了。然而,中国中小学培养的多为基础扎实,能够应对各种标准化考试,并且能够取得高分的人才,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针对中国基础教育的缺憾,这次高中新课程改革不是对现行教育的一次简单的改良,而是对中国基础教育采取的一场革命。它是由过去排斥一部分人、选拔一部分人,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核心是通过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以往高中课程方案相比较,本次课程方案最大的特点是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的转变,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课程的空间。学生在每个学年、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学生管理实行走班制,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促进学生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学业评价方面推行学分管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定和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等。

校长必须“专业”

校长大部分都是教书出身,因为书教得好,才被提为中层干部,提为副校长、校长。按说校长整天就在学校里摸爬滚打,对学校里教育教学这点儿事应该很熟悉。但是细想想,当了校长之后,整天忙里忙外,忙的都是琐事,都是可以让别人做的事,而自己该做的事反而没有时间去做。作为校长应该做什么?我认为,校长应该经常多想想对学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问题。这就逼着校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和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政策。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理论功底和政策基础支撑的校长,能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做出一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思考,他只能够模仿别人做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现今的校长最缺少的就是理论功底,如果我们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理念和观念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会敏锐地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就会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我们说,校长发现问题的过程,并非只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一个理论学习和理性思考的过程。校长的理论思维水平提高了,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有时候,我们有一种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什么时候才有这种感觉?就是当你的观念、理念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一通百通,感觉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面对高中新课改,校长对专业化问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谓专业化就是指专业性很强,其他人不能替代的,如医生、律师、教师都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过去中小学校的课程都是由国家统一设置的,校长没有权力增加或减少课程。所以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派一个不懂教育的行政官员去中学当校长,似乎也能过得去。而这次高中新课改之后,课程设置与管理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校长不懂教育教学,就不可能对本校的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课程领导。

高中新课改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学校提供了选择课程发展,构建学校特色的空间。过去的课程设置完全是国家行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基本面对的是“一本大纲”、“一套教材”、“一份试卷”,政府评价学校也是使用“一把尺子”。各学校之间除了在生源、师资、场地、经费、硬件设施及考高考成绩存在着差异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这次课程改革,对课程开发与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这就为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为一些学校在某一领域优于别人,处于领先地位,塑造一种品牌、一种特色创造了机会。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使用好课程设置的“自主权”,关键是要制定出一个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指导思想、能够适应学生发展需要、能够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课程方案。

校长必须回到课堂

在中国当校长很不容易,校长承担了许多不应该承担的东西,进课堂的时间和机会也就越来越少。课程改革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出现在课堂,我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还是在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细胞”,课改理念的“内化”,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校长必须沉下身子,深入课堂与老师们一起来研究教学、研究课改。

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应该是以校为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的研究;二是在学校中研究;三是基于学校的研究。“为了学校的研究”就是校长和教师的研究要以改进本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解决本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研究。“在学校中研究”就是对自己学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研究的方式使问题得以解决。“基于学校的研究”就是从本学校目前面临的实际状况出发,充分依靠本学校的干部教师,挖掘学校内部现有的具备研究能力的人力资源,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新课改的环境下,任何一所学校内部都蕴藏着一线干部教师教育教学的丰富经验,这是新课改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最宝贵、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但是对于多数学校来说,这一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合理地利用。

每个干部和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这是干部教师学习和提高最便利、最独特、最具活力的教育资源。高中新课改绝不是一个简单地执行课改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全体干部教师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主动创新的过程。

新课改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课程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没有教师积极而有创造性地工作,新课改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更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校长要作一个有研究视角和有研究能力的校长;教师要作一个具有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教师。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在给本校发展永久性的“造血”,而不是临时性的“输血”。新课改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校长必须主动研究课堂教学,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积极引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使命。

高中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通过新课改的实践,才能把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和行为,校长对新课程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就成了“必然”和“必须”。校长必须站在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去影响和引领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作者 北京一五六中学校长 朱建民)

篇14: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陈盅旭

长寿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长寿 401220

在教学中怎样打破应试教育的旧体制,建立起素质教育的新体制,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为了更有力的推进高进新课程改革,笔者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国家对高中教育阶段改革的意志体现。各地区高中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绩,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注,都是“三力”(行政力、引领力、执行力)形成的合力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更应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高中新课程改革,针对新课程改革制订出一整套规范化并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教师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做一个真正的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要留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学习有关教育教学先进的理论、课程改革的有关书籍;或外派教师参加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让教师们对新课程有更深入的理解。使教师们明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教师不在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教师的作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教师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关注者。充分让学生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下的新课堂应做到“两精一动”,既教师精讲,学生精练、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先学后教,教师应制定好学生学习的学案,做到心中有书(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做到“三位一体”,既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师真正做到挥洒辛勤的汗水,投入无穷的努力。让教师们坚信如果持之以恒坚持新理念下的教学,教学质量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一定有所提高,彻底消除课程改革源于自己的阻力。

3加强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学科备课组建设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

高中课程改革的成功都与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学科备课组的共同努力、集体探索、共同进步密切相关。我们的广大教师虽然都具有很强的学科专业知识,但是新课程下的高中教材(人教社)的知识体系、知识内容和范围与原来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动。(论文范文 )由于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的不同,新教材对教师的教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学法也与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有着质的.区别。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只靠一个教师的单打独斗是很困难的,所以学校要更加注重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每周都要安排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让学科教研组或年级学科备课组的教师们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大家一起分析、研究新教材,并结合自己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学生学习状况的实际特点,探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对教材的各个章节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统一教学进度,发挥集体的力量,形成统一的学案和教案。为了检验所定学案和教案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采取研→教→研→教的形式,在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来完善所制定的学案与教案,从而形成既符合课改精神,又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特色教案与学案。

高中新课程改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只要我们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的才智,我们将创造一个个课程改革下的精彩。

篇15:高中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新课程改革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初探――高中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作者/杨丽娟

杨丽娟

2011年高考结束后,我们便参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训。为期三天,我们听了主讲教师的授课,观看了视频,每天在网上发布作业。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大。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是世界潮流,也是发展中的中国教育所必然。为了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国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严酷现实中走出来,从一切对教育、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以分数、成绩、升学率为唯一硬性指标的误区中走出来。还教育一片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山清水秀。

教育的本质是使人向善向真向美,是使受教育者个性中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或不良行为得到纠正,不健全的灵魂得到重塑,使其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品德高尚,有文化,有素质,热爱科学敬畏自然,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而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却悖离了教育的这个宗旨,悖离了它应走的道路,已经异化为对人个性的`遏制甚至扼杀的“被教育”。这种“被教育”完全是通过大量的重复,死记硬背那些在社会实践中没有用处的过时陈旧的知识来获取高分并由此进入高等学校,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正如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现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大学幼儿园化”。这是指我们的教育现在只讲考试,只讲成绩。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小学学中学的,中学学大学的,而大学却在行为习惯与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等方面“补课”。在一些学校,公然张贴有“用分数说话,拿成绩发言”的大幅标语。这是告诉我们的学生,你除了把成绩提高以外,你可以不管其他,或者说你可以为了成绩而不择手段。我们的教育应该对人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只是对他的智育负责。话又说回来,即使是抓得如此之紧,现行的应试教育也只能把入口成绩好的学生作一些提高,而大部分入口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出口还是一般或稍差。

新课程改革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没有现成模式,也无可以上升为理性总结的经验。以四川省高中语文新课程为例。从两本教材变成了三本,执行新教材的还是原来的那些教师,(本网网 )教法还是原来的那些方法,或者说有一些变化。这样的改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同时也说明新课程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

通过学习,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育观念应该是融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是心灵塑造工程而不只是课堂教学,如果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不转变,那就什么都谈不上,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宏伟工程,而不是每年的升学率。

其次,我认为那些讲课的教师都讲得很好。比如诗歌教学的美感熏陶,又比如作文教学写心灵,审题立意等,但恕我直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些东西却根本推不开,也无法实行。我们高中语文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很多重点大学在他们的自主招生考试中都取消了语文考试,更有甚者,在一些重点高中的自主中考中,也取消了语文考试。许多中学的校长都认为语文课无关紧要,可以临时突击。而在高考分数下来后,却又惊叹语文还是可以将学生的总分抬高的。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要艰难前行。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把课堂的主体换成学生,把满堂灌变成金手指,对学生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作一点拨。

语文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他们在普遍重理轻文的影响下,语文基础知识都很不牢固,文学素养也差,许多中外文学名著不要说读就是听都没听说过。某些学生在复习文学常识时,只是死背一些文学名著的名字和作者的名字,他们连书的封面都没见过。新教材增加了高中生的阅读量,也选了大量的名著选段,这很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展他们的视野。

再次,要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这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长期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要长期坚持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合作学习是要发挥学生各自在知识的不同点上的长处,取长补短,吸纳优势。这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亟待总结。

总之,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前途光明,我们作为参与者,更应该身体力行,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621700四川省江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