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评价目标激励学生学习论文

晴广楮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晴广楮”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构建多元评价目标激励学生学习论文(共8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构建多元评价目标激励学生学习论文

构建多元评价目标激励学生学习论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随着教育的发展,弊端也日益显现: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过于单一。过于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使得评价所应体现的客观性全面性得不到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成功体验和乐趣很少,评价就失去了促进和激励学生的功能;评价结果过于量化表达,过分强化用分数作为评价的结果,为了分数的学习,必将成为熟悉题型与模仿题型的学习;埋没学生个人的想法与创意,无法形成学生自己的学科学习思想和采用适宜于自己学习发展的学习方法,这是与关注人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相背道而驰的;评价过于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使原本充满学习热情的学生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或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如果评价把学生心理搞得过于脆弱,造成学生原有的学习热情和愿望一点点丢失,那么这样的评价机制就会失去评价的价值而变得非改不可。教育最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评价应该更多地发挥它的激励功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点具体做法。

一、构建多元评价目标

新课程要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情感态度和建立起的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建立多元评价的目标体系,关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方法的整合。既要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评价,更要加强对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评价。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保证学生的学习实现均衡的、阶段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应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互评时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关注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反思,不要把评价变成互相“挑错”和“指责”。让家长参与评价,侧面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等。此外,自我评价是原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检查学习活动进行的质量与效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发展。要让学生在自评中反思自我、建立自信;在他评中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评他人时赏识他人、取长补短。在教学实践中,我还积极创设学生评价教师的机遇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对课堂教学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展现新的教学平台,构建新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就能更好地了解他人,认识自我,有利于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出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并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建立多元的发展性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方法的改革必然是关键。要改变传统的将纸笔测验作为惟一的评价手段的现象,加入访谈评价、问卷评价、作业分析、情感评价等,同时建立好学生成长记录卡,以随时记录各种评价结果,为学期评价、学年评价、毕业评价提供依据。考试的形式方法也要多种多样,设立书面闭卷考试和开放性考试。避免“一张试卷决高下,一张试卷定终生”的亘古不变的传统做法。

定量评价有助于提高评价的精确性、客观性,但这种纯客观的评价方法会有意无意地导致忽视课堂教学中一些难以量化的方面,而这些方面对课堂教学活动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定性评价的作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较公正的客观事实来评价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给予“模糊”而积极的肯定,进而起到面上引导、促进的作用。

篇2: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引言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几乎都是复制了普通高校的评价方法,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特点,无法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应该为企业一线的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普通高等学校还需要担负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的功能,但是高职院校不应该与普通高等学校一样负担如此多的功能,高职教育就是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每一个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以后有适应经济社会的技能。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应该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而不是照搬照抄普通本科的评价方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学业评价特点与当前经济社会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要求,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及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1 高职院校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1.1 评价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距甚远许多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都是依据书本知识,并不能体现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比如说一位学生的《市场营销》课程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位学生有了很强的市场营销的能力,同样一位同学的《管理学基础》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并不意味着该同学就有了很强的管理能力。这样的结果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为学习成绩并不能最终转化为自己进入社会后的技能,所以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企业在进行招聘录用学生时也不注重学生的学业情况,学生学业评价的成了教师自编自导的一场戏。

1.2 评价主体以任课教师为主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有任课老师评价,学生往往是作为被评价的客体被动参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收到了很大的限制。然而,教师真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一个班级少则三十几人,多则五十人以上,很多时候任课老师连学生的姓名都叫不出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是通过几次作业,几次测验,怎么可能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而且许多教师并没有企业实际的一线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的经验,所以老师的判断标准并不能代表这个岗位能力素质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判断标准下高职院校是无法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的人才的。没有企业参与的评价结果往往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胜任企业的工作,因此不受企业欢迎。

1.3 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对于高职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照搬了普通本科的模式—— — 以考试为主,当然也会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期中考试成绩来确定最后的综合得分。单纯的纸笔考试,固定不变的程式化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解答题,所考查的只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很难预测学生将来在工作上的发展。高职学生面临的更多的是实际操作问题,培养的主要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解答。抽象的习题。不管是平时表现,还是期中,期末考试这一些评价的方式都没有与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联系起来,就是要培养具有一线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以上的评价方式都没有为高职人才培养目的服务,只是以不同形式考核学生记忆的能力。我们都知道高职学生都是高考中的“失败者”,所以闭卷考试并不是他们的所长,这种评价形式往往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师生关系紧张。而且考试这种评价方式扼杀了高职学生宝贵的思想开放、勇于冒险、敢于挑战常规的创新精神。

篇3:高职学生学业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构建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要有正确的评价评价理念,高职学业评价体系必须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评价体系主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四个方面进行。

2.1 明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评价理念高职教育是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理论知识的学习适度即可,更加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业评价的不是评价学生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而是要评价学生把将多少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以工商管理专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能够背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特点等等理论知识相比,不如够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有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懂得理解他人的需要。

2.2 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确定评价内容依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标准求密切结合。要本着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全而提高的原则设计试题,使评价内容科学化、人性化,以便于评价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重在测量学生的应用技能和综合素质,要避免过分强调学科理论体系而轻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力争做到既考核课业知识,又考核知识转化的'能力和素质,充分体现应知、应会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业评价真正成为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2.3 完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仅仅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够,应进一步完善评价的主体,并确定不同主体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首先应该进入评价体系的主体是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因为高职学生未来是要为企业服务,所以企业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至关重要,将企业专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未来学生的就业;其次,应该进入评价主体的是学生家长,学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将对这个家庭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家长对于学生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地听取家长的诉求,为每个家庭培养品行良好、技能过硬的下一代。

2.4 丰富考核方式方法加强考核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对学业考核改革尤为重要,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不同的课程及内容选择考试方式,改变单一的笔试闭卷的考试形式,探索立体化、开放式的多样化考核模式。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笔试与口试、面试相结合。如可结合课程要求及特点,把讨论、答辩、演讲、自述、知识竞赛等方式作为考核形式,以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考试与职业证书结合的考核形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等环节考核学生职业技能。三是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现代化的考试手段,实施智能化考核。2.5 评价结果的多方面运用除了将评价的结果运用于学生的学籍管理以外,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还应该有更多的运用。对于学生评价结果应详细的反馈给学生、家长、企业专家,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同时,学生的评价结果也是教师自我评价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资料。

3 多元学业评价模式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企业生产岗位实际工作密切相关。该课程以生产企业一线管理岗位需要为基础,设计 10 个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定若干个工作任务,将从事生产管理岗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作者根据《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特点,进行了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改革,具体评价模式详见表 1。通过多元学业评价模式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较之以前学习更加主动,课堂上学生会十分活跃,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在学生对课程测评中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2.45%,较改革之前上升了 5.3 个百分点。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上升,参加测评企业专家超过 92%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符合企业实践生产的需要。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方式的改革是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形势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应当逐步完善学生学业成绩的质量分析制度和反馈机制,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及时得到矫正性信息,使评价制度成为提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手段,以带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4:多元评价拨动学生快乐学习的心弦论文

多元评价拨动学生快乐学习的心弦论文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发展观”是数学教育理念的精髓所在。在数学学习中,应改变传统的按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要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张扬。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努力营造有效评价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

一、评价内容多维度,让每位学生都是成功者

1.重视课堂观察,增效师生评价

课堂观察,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了解。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为了便于操作,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即是否勤动脑、敢质疑;是否善探究、爱合作;是否能自主,有创意。通过勤动脑的“小博士”、爱合作的“小金星”、有创意的“小发现”等称号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这样,学生不仅因为得到教师的恰当评价而高兴,在周评及月评时,学生会根据自己所得的“小奖品”的多少,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

2.建立成长记录袋,促进发展性评价

让每一位学生都留下成长进步的足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自信是我设置“成长记录袋”的宗旨。在“成长记录袋”里存有个人前后发展变化的信息资料。既有学生自主选择的,也有与老师共同确定的,主要包括自己的成长手册,研究性活动记录、最满意的作业、数学日记、最成功的一次数学成绩等内容。采用这种评价的方法,首先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成功者”,不会因为一次测试的失败而苦恼;其次,它又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和评价过程统一起来,把评价融入学习过程。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引领学生快乐学习

1.用激励性评价坚定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小学生心理,如同刚破土的幼芽一样,需要教师的呵护和鼓励。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少批评、少训斥、多鼓励、多帮助,以期待和爱的情感,以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使学生自尊自重、愉悦乐观,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我也一改过去只对题目的正确与否打对错号的做法,而是对学生作业从解题思路、书写习惯、出错原因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风。

简短的评语,传递的是老师的爱心,在让学生感到新奇的同时激励学生进步,帮助学生进取。这种评价不仅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了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思维,而且他们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成功感也会大大增强,从而形成坚定的自信心,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乐学”。 2.用延迟性评价给学生铺设快乐的台阶

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教学时,有个学生提出在计算32-18时,可以先算18-2=16,再算30-16=14。开始时,学生都说不对,怎么能用减数减去被减数呢?我就引导学生“试试看”!结果,几道题下来,证明他说的是对的!所以,在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上,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也只有这样做,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肯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在交流这个平台中展示自我。

在作业中我也经常使用延迟性评价。学生的作业中有较多错误时,我则只是圈圈点点,当次不给予评价,要求学生认真改正错误后,我再给予评价。延迟性评价给了学生一个从容思考的时间,也给他们打开了一个创新的窗口,铺设了一个乐学的台阶。

3.用生生互相评价营造学生快乐学习的氛围

如果说前两种评价是保护了学生自信心的话,那么同学互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让被评者在这面“镜子”面前“醒悟”,以使学生清醒地认识自我的长处和短处,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完善自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谁说说他表现得怎样?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你还有什么建议?”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互评,既能发现同学的优点,又能提出很好的建议,既利于培养了学生用辨证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又利于学生不断的完善自我、修正自我,更为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思考过程提供了有效信息,为老师引导性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为了促进和引导学生互评,我还在教室后墙上专门设了一个评比栏,让学生先做一番自我评价后,在班内找出各自的竞争对手,每天根据学习情况将竞争结果让对手填入竞争表内,以一周的竞争为小轮竞争,以一月的竞争为大轮竞争,每轮结束对方都要写给自己一些评语,并且输者应给赢者整理书桌一次,而此种竞争结果可以做为评选班内优秀奖、进步奖、超越奖的条件。学生们面对这种互评方式乐此不疲,学习劲头十足。这样生生之间可以互动学习,互为人师,可以增加交流,成为学友互助关系。这一环节,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格局,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场所,让每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带领下飞翔,让掌声、笑声、真情充满课堂,让喜悦和自信写在脸上。

以学生发展为本,科学合理地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用“评价”拨动学生快乐学习的心弦,数学课堂将是充满着乐趣的殿堂,学生也将在这个乐园中渐渐地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篇5: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谈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建立与这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本文结合当前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对学生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作 者:杨银辉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12 刊 名:职业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   学生   实践能力   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篇6:小议良好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论文

小议良好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论文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的评价观不同,实施教学评价的内容方法都会截然不同,当然也会对各个学生的评价不一。学生处于不断发展时期,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他们每天都在进步,只是成长进度各有差别,因此不管是学生在哪方面表现出的优点,作为教师的你都要善于抓住机会,以恰当的形式表扬学生。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一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往往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的生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而且课堂评价最重要的是要捕捉最佳教育时机。比如,上课伊始,要复习课文了,因为平时学生读书声音比较小,教师可以这样说:“这几天同学们的表现特别好,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老师今天特别想听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因为老师觉得读书声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相信这样的开场白之后,老师听到的必定是最满意的、最有感情的朗读。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都能聚精会神的读书了,而且声音竟然是最响亮的,最投入的。课堂提问时,如果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突然声音比以前大了许多,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表扬:“今天×××同学的回答真精彩,而且声音也比以前洪亮了,老师真为他的进步高兴!”相信这样的评价之后,不仅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了,其他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会更响亮。类似这种评价,低起点,小目标,勤评价,快反馈的做法,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拨动孩子的心弦。

因此,我认为鼓励学生固然是培养他们自信的好方式,但我们提倡表扬、赏识的同时,要注意分寸,虚假的表扬要不得,廉价的赏识更不可取。

二、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正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素质都未发展健全,需教师的引导,如果引导的正确,学生就能迅速转变过来,否则学生将由此走入误区。就拿我们班的学生陈英平说,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已经被定性为“朽木不可雕也”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并非是那种智力非常低下的学生,他非常聪明,但课堂中好像总管不住自己,总爱乱动,从不停手,开始制止了几次,但都见效不大,后来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这位同学的字写的非常整齐漂亮。由此我在班上安排了一次数学作业展评,展评完了之后让同学们选出他们最喜欢的和写的非常好的,然后我拿那出一本较好的作业让大家猜是谁的,这次我表扬了这位学生,话语虽然很简单但我观察他的表情时发现他在听到老师表扬后非常激动。而且,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他早早的就做好了准备,课堂上也专心了许多,小动作也少了许多。此后,上课时我把课堂问题分成三种类型:一类是简单问题,适应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二类是较为复杂的问题,适应于接受能力适中的学生;三类是拔高性的问题,适应于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课堂上每次遇到较为简单的一类问题我都会让他说一说,虽说他的基础很差,但对于简单的问题断断续续的还能说出一点儿,同时老师再有力地引导,很快这一类问题对他来说也不成问题了,再加之很多节课不同形式的表扬,使得他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开始喜欢学习了。

大半学期过去了,通过各单元检测和期中考试,他的成绩稳中有升,而且变化得比较快,这个转变的过程我觉得鼓励应该占主要成分。

三、让学生经历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在讲授几何图形初步认识时,由于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让学生亲身经历这一过程,即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参与中树立信心。例如在我教学《梯形》一课时,让学生先看幻灯片上的堤坝、沟渠的横截面示意图,然后让学生举例说出他们见过的哪些图形和这类图形比较相似,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就是梯形,并出示若干四边形让学生判断,并说出原因,并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梯形的概念;再给学生给出四组梯形,让学生分四组以竞赛的形式自己动手用三角板量一量、说一说、议一议,从而得出梯形的特点和意义。把梯形的腰让学生与三角形的.腰相结合来理解。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自己探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更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无形的,通过动作行为来表现的,这在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怎样要求他就怎样去做,就拿学生的作业来说,如果老师要求了书写和格式,学生的作业与以前就会大不相同。学生在步入四年级的时候各种习惯都开始初步形成,老师的要求和学生习惯的形成二者是成正比例的关系的。另外教师不光是教好书,还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扼制学生的天性,将学生放回到课堂中去,让其敢于去想、敢于思维、敢于探索,并在课前或课后指导各种学习方法,这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的说来评价学生的同时要将学生合理引导,让其在课堂中有参与的意识,有学习的兴趣、激情,将“你要学生学习”转变成“学生自己要去学”,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拍拍肩膀的激励、握握手的感激,都是评价,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评价,简便、直接、有效,虽然没有量表,也无法记载,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篇7:激励性评价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兴趣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众所周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具有一种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这一学科的极大兴趣,积极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实验证明:一些智能不高但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成绩会大大高于智能高却没什么兴趣的学生。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激励性评价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首先,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它有助于形成无拘无束、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重,还会使学生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其所教学科上来,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次,实施激励性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满足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树立对学习、生活的自信。 老师先为学生制定短期的目标,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短期目标。接着,通过激励,再为他们制定中期目标。这样,通过层递式的目标激励评价,逐步激励,逐步达到目标。

在实施激励性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分两种形式运用激励性评价:口头激励和书面激励。

运用激励性评价,要求老师必须始终关注每一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课堂上,注意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不偏爱优等生。对后进生的提问适当降低难度,回答正确后,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的理解力很好,再多记点单词,你的阅读理解会有很大的提高。”记得在一次领导的推门课上,同学们看到很多领导都有些拘束,一个中等难度的问题竟然无人举手回答。这时候,一名成绩在班上倒数的男同学举手。我很高兴他会举手,但是他回答错了,有些不好意思。我微笑着对他说:“没关系,单是你的勇敢就值得表扬。我现在就把这道题讲一下,你要听好啊!”事后,他在作业本的后面给我写了这几句话:“老师,真对不起,我没答对那道题。当时,我看到没人举手,又有那么多老师听课,非常着急,所以就举手了。但是没想到我答错了你没批评我反倒还表扬了我。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对学好英语也已失去信心,所以上课时经常不专心,常爱走神。但是今天这节课我听了,也听懂了。我一定会把英语学好的,老师,能得到你的帮助吗?”后来这名同学的英语成绩由30多分上升到70分。(满分100)对于少数优等生,又要适当加大难度以增加语言的新颖性。一次,一名成绩很好的女同学连续两次没能答对问题,半节课一直低着头,显得有些沮丧,在合适的时候我让她翻译了一个句子:老师总是挑难题让我回答。她译得很好,大概也感觉出我是在班上给她找回面子,情绪马上有了好转。总之,课堂上老师除了要进行授课,还要善于观察学生们的心理变化,随时使用适当的评价来调节课堂气氛。在课下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时,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并进行适当的激励。如:“你提的问题表明你的思维很活跃”;“你的问题有些钻牛角尖,但是你确实动脑筋思考了”等。

在给学生们批改作业时,有的老师只用笔标明题目的对错。这时,如果写上一些激励性评价效果就更好了。如“你的书法很好”“你作题很细心,如果书写再认真些就更好了”等。写激励性评语要求老师要正确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和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表扬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同样激励性评语也不能过度,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会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最后也是最应该引起注意的一点:运用激励性评价时教师的态度一定要真诚。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发自内心的赞美。我们的学生是17、8岁的年青人,他们的心是敏锐的,他们可以从老师的声调、表情上感觉出老师的赞美、激励是否真心。如果学生感觉出来自老师的激励是虚情假意,那么对他们的伤害将更大,不仅达不到我们的教育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总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个学生抱有信心、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健康成长,要求他们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并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特别是对后进生更应多一份宽容、体贴和关怀,对他们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应加以鼓励和赞扬,比如偶尔一次作业整洁和正确也可以成为表扬他们的机会,使他们看到一分劳动一分收获,一分努力一分肯定。只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能以亲切的态度、殷切的话语、深切的爱心和多用“我相信你”、“你能行”、“你真行”等激励的语言去启迪他们的潜能,伴随他们的学习过程,就会使他们在爱的体验中肯定自己,在爱的沐浴中克服困难,战胜逆境,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进步。

篇8: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启示教育论文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给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评价带来新的启示。在设计多元智能数学学习评价体系时,要以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为目的,建立以人为本的多元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学习评价体系;多元智能理论;多元化;全面发展

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评价,其根本功能在于它的发展性,即以评促学、以评促改,通过评价促进对象的未来发展,而这种发展应当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及其对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给我们如何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以新的目标。

评价现状:困惑与思考

在观念上,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优胜劣汰思想的影响,将学习评价简单地理解成通过比较对被评者进行排序,选拔一批人,淘汰一批人,而违背了评价的初衷——通过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引导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改进学习活动,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评价程序上,人们大都是按照先课程教学、后考试评价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往往以期中、期末等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认为评价是课程与教材之外的环节。在评价方法上,以定量为主,只强调可测性内容,强调共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过分依赖纸笔测验形式。在评价形态上,以静态为主,只注意了解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表现和成绩,不探索学生潜在发展的能力;只提供学生成败的信息,不分析学生成败的原因,更不能提出补救的措施。总之,整个评价体系重结果、重鉴定,轻视甚至忽视诊断与改进。

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并在以后的时间内对此理论多次加以发展。该理论从智能的本质出发,认为“智能是解决某一问题或创造某产品的能力,而这一问题或这种产品在某一特定文化或特定环境中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这一智能定义强调了智能开发的社会文化性,而且还特别强调了智能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智能就其基本结构来说是多元的,他提出人至少有九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个体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在个体身上,有些方面表现强些,有些方面表现弱些,不同的人可能擅长以特定的智能方式学习,因而人类的知识表征与学习方式有不同的形态。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智能方式来学习、记忆、表征和应用知识。

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

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多元智能评价体系,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为目的,设计多元的评价标准和情境化的评价方法,既评价学习结果,又评价学习活动的变化和发展;既评价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知识和水平,又评价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精神气质和创造天赋等;不仅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更关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开拓创新。

帮助学生发展的评价目的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应定义为获得学生个体数学技能和数学潜力等信息的过程。在这种新的评价理念下,数学学习评价应由以前的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性评价。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如对数学逻辑智能差、学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看法,并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满足其数学智能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能人为地扼杀学生的独立思考。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和算法的多样化,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学生智能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决定了数学学习评价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每一个学生的客观情况,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可靠的信息。

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的数学学习评价往往偏重于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而且也只重数学知识的记忆、简单模仿能力的评价。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项智能同等重要,没有主次之分。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多方面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学习、评价中应当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比如,可以运用讲述数学家的故事、专题发言、讨论、进行数学阅读、写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活动来评价学生的会话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智能;运用启发式的证明、解非典型的开放题、探索与猜测、数学建模等活动来评价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即数理逻辑智能;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研究、合作学习来评价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即人际交往智能;通过观察学习中是否经常注意反思自我,是否注意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是否能调节与监控解题方向、是否能对解题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及时识别、纠正,解题后是否经常反思等来评价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将考试(应多一些讨论题、开放题)、课题活动、数学小论文、数学作业、小组活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面谈、提问、日常情境观察、建立学生档案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进行。比如,考查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可采用书面考试、数学作业、数学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念等,可用写笔记、学习体会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行为表现。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建立各评价主体相互联系的机制,力求对评价信息的收集更加客观、全面。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数学教学中,尤其要引导学生制定自我评价计划,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比如,可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档案袋,放入档案袋中的,可以是对教师提问的解答,对数学期刊的阅读记录,学生写的数学家传记,对一些问题解决过程的描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他人合作得到的启示,比上一次有很大进步的考试试卷和对取得进步的反思记录等等。教师通过查阅档案袋,可以看到许多在课堂上看不到的东西,及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评价。

评价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多元的评价方式需要教师掌握适宜的评价时机。学完一个学年、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后,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在不同数学智能方面取得的进步,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此外,教师要在课堂中和课余时间经常用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倾听学生学习数学的体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应充满爱心和耐心,努力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默契、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

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评价传统的纸笔方式的数学测验,依赖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智能,不能真实地展示学生的各项智能。传统的测试与实际生活情境相隔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再现而忽视创造能力的评价,不能反映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并非已经掌握的各种信息的集中,然后应用于非情境化的场合,而是看重创造与思考技能的开发,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效果也应在相应情境中评价。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评价也应在实际或类似的情境中进行。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智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智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的研究专题,以便在学生从事学习或创造活动的情境下进行评价,比如“空气质量与汽车尾气排放关系分析”,“了解银行利率、股票走势、保险行情,设计一个投资方案”等等,让学生投身于其中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实际数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各项智能。加德纳认为:“在学生自然投身于完成那些十分吸引他们的习题、专题和作品的背景下进行评估,才是最理想的评估”。此外,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编制一些具有应用情境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数学教育评价应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这也要求评价应成为学习的一部分,应在学习中进行。正如多元智能评估理论所说:“简单、自然评估应该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在一年学习时间内剩余部分中强制‘外加’的内容。”评估应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地进行,而不是如以往那样将教育评价从教学活动中孤立分离出来。当评估无所不在,就不需要“为评估而教”,这样有利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的能力,强调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在数学教育评价中要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问题”不同于一般的“习题”,这里的“问题”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不是教材例题的简单模仿、再现,而是需要分析、探究、创造性地解答,如一些开放性问题、建模问题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数学测验必须包括给学生留下思维空间的开放性问题。开放题答案不定,条件多余需要选择或条件不足需要补充,它要求学生创造一个反应,而不是回忆或者选择一个反应。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己进行思考,并用自己的数学观念来表达的机会;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建模问题可以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可以作如下评价:对问题的分析、收集与组织解题信息的能力如何,解题思想方法如何,解题中是否具有创造性,解题过程中的调节、控制如何。此外,还可以编制综合研究课题对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研究性学习可以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高层次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合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创造力等都可以得到展现。

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当多元评价体系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评价观的时候,必须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当然,多元并不抛弃传统评价中的共同标准与基本原则,它的本质是尊重个性差异,并在差异理解中相互借鉴、交流与合作,以达到全面发展。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多元智能评价活动,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其服务的,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评价信息的反馈,可使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定位,从得到肯定评价的那一刻起,更加珍视自己的个性,使学习活动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使他们沿着既定的发展方向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数学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多元智能评价活动自始至终保持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进行思考和分析,创造性地建构数学模型,寻求超常规、求变求异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在打好基础的同时主动发挥创新精神。这样的评价活动,能为他们提出问题、思考探索和实践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更好地发展创造能力。

使学生发展的可选择性成为可能多元的评价体系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提供了保障和空间。学生在适当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之后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转换、调整、改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为择业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霍力岩.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方凌雁,庞经卫.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02,(2).

相关专题 学生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