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zhudaxia01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zhudaxia01”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共1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开篇昆德拉就引述尼采观点,和我们谈“永恒轮回”。

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可能会经历相似的事情,但你绝不会过着反复的生活,尽管生活大方向一成不变,但每一次从睡梦中醒来,你过得每一天都是变化的。

当你将个体聚拢,回看群体的历史,便能发现“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桩不会重现的往事”,纵使这桩往事牵涉到上万人,伤害了上百万个家庭,当它成为了历史,便很难激起你强烈的情绪共鸣,而是“化成了文字、理论和研讨”,如果你不翻看那些记录的书籍,这段过往,便将随风而逝,轻如鸿毛。

特蕾莎和托马斯的爱恋,就是“六个偶然”的结果。科主任的偶然犯病,引着托马斯来到了这家外省医院,旅馆五选一的偶然下榻,旅馆酒吧的偶然进入,特蕾莎的偶然当班,服务对象是托马斯的偶然,引着两人相遇。也正因为六个偶然导致的绝对,也使得托马斯的灵魂彻底沦陷。

在爱的王国里,爱情因为“偶然”变得没有分量,无足轻重,两个人的“非你不可”在“偶然”的诠释下,就变成了“如果我没有遇到你,我肯定会爱上他”的“别人亦可”。

我觉得这正是昆德拉文字的魅力,他用两个人的命中注定,为我们消解了爱情的独树一帜。既然相爱不是“非你不可”,那么分手也不必“痛不欲生”。

篇2:《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生活似乎像头发一样轻,然而,人们常常感叹生命的重量,总有一种生活负担过重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让人感到沉重?

”在一个永恒轮回的世界里,每个行动都背负着无法承受的责任”托马斯一直相信,即使他和特丽莎在一起,他也不会成为家庭责任的奴隶,他更喜欢享受”轻盈”而不是承受”沉重”。然而,当特丽莎离开他的时候,他确实感到了一时的自由,但是很快他失去亲人的轻松感就难以承受了。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轻,从地球上几乎卖身契,其飘忽不定的生活运动已经变得太自由不加节制,慢慢地,生活就失去了意义。生活永远是最复杂的东西,轻,重的转换,围绕身体和灵魂的扭曲,生命和死亡的周期,当反对各种交叉重合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的面貌,现在包裹。温暖的阳光明媚的日子和冷暗处阴沉的夜晚,白天和夜晚的生活继续……“那么,到底需要选择自己什么?是重还是轻?”

轻与重,书中的每一个角落闪过幽灵般的生存,理想的,媚俗的,背叛在相互接触这种网络生活的严重程度相互交织,但不能永远逃脱,生命之重,让人感觉沉重压力。正如托马斯在写嫉妒特蕾莎的重量的文本。正如托马斯谴责特蕾莎梦想带来。生命之光,让人感到无聊空虚。正如托马斯・特蕾莎离开铁球下滑的脚踝,但他被离奇的自我抑郁感到内疚着迷。展望本身回来了,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打印的严重性。

“沉重是真的非常悲惨,轻松便真的没有辉煌吗?”

每天我们走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已经习惯了匆忙的步伐,已经习惯了平淡无奇的色彩。无论是轻是重,生活中度过的日子都很重,很难权衡。 当我们害怕承受生命的重量时,让自己享受生命的光明,我们必须比以前留下更多的重量。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不要去称重,不要去品尝,只要不减肥,那么我们就可以下到地球,去轻松。

篇3:《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又是一本难读懂的书,看来还是自己书读的太少,对很多方面还处于弱智状态,对于心理学和哲学这些涉及到人类本性的东西了解太少,进而影响了对各种伟大作品的理解能力。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描写的爱情和性的小说,至少从文章标题灵与肉就能隐隐约约觉察些出来,可是看完后才发现爱情和性只能占这部作品中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作者在书中讨论了很多更高层次以至于我还难以理解的东西,比如媚俗,比如牧歌,比如存在。

如果把这本书看成是一部茶余饭后进行消遣用的小说,那绝对是天大的错误。小说的情节并不是特别吸引人,背景设在二战后捷克被苏联入侵的那段时间,主要人物托马斯,特蕾莎,萨比娜,弗兰茨,其他都可以算是配角了。在对这四个人物的生活描写中,有爱情,有性,有对时局政治的看法,还有就是那些我尚未理解的存在,轻与重,媚俗等等。人物的心理描写一直体现着这些方面的冲突性,托马斯和特蕾莎在灵与肉之间的纠结,而萨比娜和弗兰茨则是在媚俗中选择,作者在不同的篇章中表现了不同的主题,甚至切换了主人公,切换了时空,但每一次切换都是在不断加深着对这些方面的理解,反复迭代,直到终了。

我觉得看过豆瓣上的这篇评论应该能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其中确实涉及到很多哲学上的问题,并且作者并没有给出任何解答,所以进一步体现了读懂这部作品的艰难。媚俗是什么?和粪便又有和关系?这和斯大林的儿子之死又有和关系?这些问题在初读小说的时候一个个冒出,让人云里雾里。如果要我说,我可以把媚俗看成是作秀,你看那些去柬埔寨的国际组织,他们走到泰柬边境又悻悻返回,留下的不就是几张以后可以宣传的照片么?弗兰茨之死则更体现了对这种作秀的讽刺。至于萨比娜看见美国参议员对孩子微笑宣传美国如何如何好,她却不以为然,没错,有时候幸福是一种表面现象,苏联宣传的未来的社会两个人之间最大的矛盾仅仅是爱与不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媚俗的政治美学理想。

托马斯和特蕾莎最终回归农村不得不说是这部小说最好的部分,他们抛弃了一切,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日子,体会到的反倒是幸福,卡列宁的微笑是一种牧歌精神,这让这部作品的最后与之前作者对世界的批判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看似矛盾的东西反倒体现出了这部作品的伟大。在这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到和不少关于真正的和谐的论断,动物绝不是笛卡尔所说的那些所谓的machina animata,人类并不是地球的拥有者而只是管理者。作者提到被火星人套在马车上的人类,可能会被银河系的居民挂在铁杆上烤着吃,这是他也许才会想起过去常在碟子里用刀切着吃的小牛排,会向母牛道歉,不过一切都太迟了。人类真正的善心,只对那些不具备任何力量的人才能自由而纯粹地体现出来,人类真正的道德测试,是看他与那些受其支配的东西如动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尼采会抱着被车夫鞭打的马哭泣,这真的是一种所谓的精神病么?

卡列宁的微笑是因为它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它与特蕾莎之间一种牧歌式的爱,动物没有被逐出伊甸园,在它们眼中,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人类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动物与人类相比更容易感受到幸福。

特蕾莎最终明白了托马斯对自己的爱,尽管有些太迟太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幸福。这给小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许这也正是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相比更突出的原因。

篇4:《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世间万物,有始有终,有对有错,有黑有白。

评判一个事物,可以有多方面的思路和想法,那一个人的存在也可是不同分镜脚本组成的合成体。小说的主人公托马斯,他存在着两种矛盾的性格和状态。他渴望女人却又畏惧女人,他沉醉于白天,迷失于黑夜,他活在自己的阴影中。当他结识了餐厅的侍女特丽莎,他对她展示出来的爱违背了自己的原则,甚至是娶她为妻。他爱特丽莎,在他背叛她的时候,他却又会想着她,心心念念的就是她那张肆意老去的脸。但他重回到特丽莎身边,他却是厌恶这个睡在身边的枕边人,疲倦、劳累,没有新鲜感。这种感觉是爱情,只是这种感觉在岁月的沉淀中变得疲倦乏味了,去依旧拥有着最初诱人的本质。

托马斯喜欢流连在花丛,他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淡,他喜欢这种不负责任的生活。就像他的情妇――萨宾娜,一个绝世独立的女人,同样不喜欢把责任背负在身上,她喜欢轻松的生活。当这两个人相遇,产生的这种共鸣,引诱了托马斯继续自己的原则。但托马斯在每日的煎熬中灵魂分离,一部分的他沉醉在萨宾娜的圈套里,一部分的他怀念着自己的妻子特丽莎。在生活的逼迫下,托马斯遭到了萨宾娜的背叛。命运和抉择让分离的托马斯和特丽莎再次重逢,他们意识到在一起是快乐的,是折磨与悲伤里的快乐,彼此是生活中甜美的负担。可惜,他们双双丧生于一场无情的车祸之中。

而萨宾娜,她继续生活在轻松的生活里,厌恶妻子和儿女的弗兰茨闯入了她的视线里。弗兰茨他是一个逃避家庭,讨厌正常的生活的男人。萨宾娜的一生不断地选择背叛,她讨厌忠诚与任何讨好大众的手段,她觉得自己是真性情的。萨宾娜的背叛,让弗兰茨感觉到自己的可笑。作为一个正常人执着于婚姻和爱情,家庭和睦是他们最大的愿望。而弗兰茨因为想展现自己的勇气和力量在抵抗抢劫中遭到重击,在妻子的陪伴下安然去世。

托马斯、萨宾娜、特丽莎,不能说他们三个人的想法中谁的一定是对的或错的。一个人,把有些东西看轻了,而那些在他眼里不起眼的重东西,会让他们毫无喘息。昆德拉的笔法是犀利的,他将一个故事串起来呈现在读者面前。当读者正在感叹托马斯的太无情时,又可以窥见托马斯的念旧情。托马斯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想要的东西不在自己手里的时候,他执念追求。一旦想要的得到手,不足十天半个月,就会被他唾弃。

人生是一种信念,而不是偶然的机遇,它只有一次。所以一个人生活于世的时候,他会渴求很多东西。有些东西他永远得不到,一辈子追寻着得到,却忽略了自己手里本该珍惜的东西。人是一个多面体,当他考虑到一面时,他会忽略其他几面。当他苦苦追寻着一面,他就必须放弃另外几面。有舍亦有得,才是人生。

昆德拉这样说: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较,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人生的正面和反面没有绝对的界限也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世间到底什么是对亦或是如何为错,我们所持的不过是以先人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这就是说,人活于世,不要去在意别人目光里的`自己。那个刻意杜撰出来的你根本就不是你,那只不过是别人眼里杂揉出来的克隆号。生命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别人都不是主角,他们只不过是鲜花生命里毫无意义可言的绿叶。

生命很轻,那是因为人的一个微小的观念足以害死一群或者更多的人。也许,这个观念是对的,或许它是错的甚至是很离谱。可是在世俗的没有接受这些观念之前,它们都是平等的。宛若人生的多面体,再没有投掷之前,所有的面都有几率。因此,当你投掷自己的多面体时,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患得患失,只能是两头空。

篇5:《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爱情是一种甘心屈从于对方的意愿和控制的热望。委身于对方的就如同投降的士兵一样,必须首先缴械,因此自己没了防备,他便止不住担心那致命的一击何时降临。

档案馆里堆的那一捆捆发黑的论文,比墓地还要凄惨,即便到了万灵节,也不会有人去看一眼。爱情一旦公之于众会变得沉重,成为负担。

她再度听见远方吹响叛逆的号角,清楚自己无力抗拒那号声的召唤。爱情是一场战斗。我会一直抗争。抗争到底。萨比娜也不清楚在自己叛逆的欲望背后的究竟是什么目的。他继续崇拜着萨比娜,但那更像是一种宗教,而不是爱情。

你的文章里有种了不起的东西:拒绝妥协。而我们正在丧失这种明辨善恶的能力。也许还存在着另一个星球,在那里人可以第三次来到世上,带着前两次活过的人生经验。

我被活埋了,埋了很长时间了。你每个星期来看我一次。你敲一敲墓穴,我就出来。我满眼是土。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换句话说,也就是媚俗。

当心灵在说话,理智出来高声反对,是不恰当。在媚俗的王国,实施的是心灵的专制,他要尘世间的上帝之国。

篇6:《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正因年轻,读书喜爱追逐情节,对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因此这次重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用心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用心,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户外自由而毫无好处。”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取什么呢?沉重还是简单?”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职责与推卸职责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职责的人,看似一身简单、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能够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职责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职责的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职责,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应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应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应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简单,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取!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能够有所选取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取,那选取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取》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务必立刻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向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简单,究竟该怎样选取?

篇7:《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哲理小说。

一开始一直没看懂小说在写什么,肤浅的以为就是男女三角恋的媚俗爱情故事,中间时不时穿插一些让人感觉沉闷压抑的问题,窒息感扑面而来。越读越纳闷,没道理这么久负盛名的小说,内容会如此浅显世俗呀。于是去查了查书评,看了看别人写的见解,方才对这本书有了冰山一角的理解。

谈一谈读书的感受:能读懂的部分,其透彻的哲学思想会让人有一种灵魂被超度的感觉;一知半解的部分,让人为之沉沦,如同穿行于迷雾之中。雾里看花,似乎能看清花的轮廓,却始终看不清全貌。常常幻觉已经无限接近真相了,但其实离真相间隔万里,遥不可及;读不懂的部分,只能望洋兴叹,水平有限。内容太过高深莫测,需要读很多遍,不停的揣摩思考才能理解一二,犹如坐禅时,处于悟与不悟之间。

这本书适合有哲学基础的人去研读,作者抛出了很多哲学命题,每个命题都值得人深度思考。我想可能自己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浮历练才能对此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全书都在阐述轻与重之间的比对,人总是为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所拖累,责任常常成为生命中最沉重的分量,无论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承受不起的结局就是:“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这大概就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现代人基本上都是负重前行,有的人背着房贷、有的人背着车贷、有的人背着家庭的责任、有的人背着工作的压力、还有的人背着久病缠身所带来的痛苦。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而有些人卸下了沉重的责任,选择了逃避和背叛,那是否能得到解脱,活得潇洒呢?男主人公托马斯迫不及待的选择抛妻弃子,甩掉家庭的责任,投入无数情人的怀抱。最后遇到特蕾莎时,却又放弃了轻盈自在的生命,选择了充满束缚的爱情。

他们的相遇是由于六次偶然,将彼此带到对方身边。少了任何一次偶然,他们都不会遇见。爱情是从何时开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以前人类是两性同体的,上帝把他们分成了两半,从那时起,这两半就开始在世界上游荡,相互寻找。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特蕾莎就像《圣经》中顺着河水飘过来的篮子里的婴儿,托马斯不得不向她伸出手来。仿佛就像重力牵扯他,让他不再那么虚无。

但他又无法忠于爱情的唯一性,不断的游走于没有感情投入的露水情缘里。当特蕾莎因他反复的背叛而离开时,刚开始托马斯的脚步轻盈到要飞起来了,无比愉悦的品尝温馨的生命之轻。可过不了几天,对特蕾莎的怀念给他造成了无法承受的痛苦,痛苦随着想象而加剧,在千百次的回荡反射中越来越重。最后,在细加掂量的决断下,他义无反顾的选择追回特蕾莎,因为他彻悟了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

以前看到别人对忠于爱情和婚姻的阐述都是由社会习俗强加到人身上的,这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这种外在力量和人内心深处的选择往往背道而驰,自然而然背叛会充斥于整个社会。

而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看到一种全新的能引发出人对于选择忠诚的内在力量。“忠诚是第一美德,它使我们的生命完整统一。若没有忠诚,人生就会分散成千万个转瞬即逝的印迹。”这就如同托马斯在200多个情人之间,孑然一身,自由自在,却全都是没有分量的碎片之情,内心依然寂寞,灵魂依旧孤独。如同漂流在海上的水手,见过大海浩瀚无边的景色,却因常年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温馨港湾,内心无比凄凉。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再多刹那的美景都抵不过那永恒的温情。

篇8:《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是著名的国外小说,当初只是无意间听见名字感觉好奇而去看的,但是所带来的读后感令我深深感悟。第一遍似乎没有看懂,直到有一天深受打击时,无意间翻见,再看一篇时,打破了我的困惑。

或许因为年龄的不同,所接触事物不同,每个人书都有自己的角度,然而我却是喜爱在书中找到我困惑的事物。初看时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描述他上司与他的关系时,并不是常态的角度描写。当看完整本书时想想读后感,回味一遍发生其实所指的轻是,当你承受精神重量时,你渴望得到救赎,渴望得到解脱。可是,当你得到救赎时,你会发现你无法承受这片刻的轻,你需要找回你的重量,找回证实你的重量。

爱情与生活相同,当你面临巨大压力重量时,是证明你的存在,为你的人生找到轨道行驶。或许失去了重量,得到轻时,其实已经是你虚浮着时刻。轻可以接受,托马斯在摆脱特蕾莎头两天的确感觉到轻,然而两天过去,他开始慌张了,开始寻找他的重,因为他无法接受这个轻。

面对困难难题时,我们常常想到放弃。可是当放弃之后,的确得到短暂性的自由。然而之后的人生则因为这个轻,付之更多的重。重量的承受使得你开始挣扎摆脱,然而你肯定轻会是你想要的吗?托马斯最后找到特蕾莎继续他的重,直到最后他们来到小镇,过着平淡的生活,那时候这个重已经慢慢的渗入他的灵魂处。轻,只有活在虚幻的世界才需要。重,弥补心灵的空虚,找到灵魂的出口。

篇9:《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看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带着一丝附和热望的心情阅读它,所以只能隐隐约约瞥见深入精神骨髓的主题,我全心全意地追求,想要清楚明白作者的心绪是以何种决然的姿势延伸至他的信仰世界。昆德拉用他敦厚松弛的文笔基底孕育精神信仰的婉转绰约,燃到尽头的温存化做浓浓密密的欣喜。我们都是害怕孤单的孩子,提着昏暗的灯笼寻找思想的光源。

思想的高尚和明丽,不禁让我们产生种种对生命理性思考的“动荡性”。这是一种大而神圣的境地,是任何脱离私心脱离狭隘的思想者的圈地。昆德拉是在用灵魂写作,用灵魂舞出生命的曲线。同样,灵魂是兼并了私心,兼并了狭隘的。否则,思想与写作,将不能摩擦出其“理性的感情”的眩目火花。只有对生命,对人类存在的广阔的空间的有针对性深度的思考,才能包容这些无限幽静却时时闪硕着不安分之感性的意境。

在这里,思想上作者抨击“虚无”的舞台。它令作者以致更多的散落在世界某一角落的人们费神。可是只有经历了如此痛苦的费神时期,思想才能在一定广度范围之内产生它的荣耀式自身结晶。

他试图探清这种“虚无”与“实在”的存在性,对人类的精神进行层层剥削,表露的仍是作者流放在字里行间的一览无余的“怜悯”。怜悯很多种——对“挣扎”的概括,对“死亡”的倾心,对不完满情节的恣意渲染等等。

最喜欢的人物是萨比娜。那个独立的,有丰富的“内涵”的女子。辗转于两个男人或完满或不完满的爱情之中,流离于本性或孤独或幸福的状态之中。

她有着非常吸引人的个性,个性包裹着那具寻找独特寻找自由的灵魂之身。所以当读到她戴着一顶与她美丽而冷漠的外表极不相称的圆礼帽出现在镜中时,不禁被她的神秘之美所折服。昆德拉另加重笔描述镜中的影象:她手牵着一位身穿灰色西服,打着领带的男人。

理所当然的,这段全情节理性描述的段落成了我最爱本书的三大支点之一。另外两处则是特蕾莎托着她笨重的行李捂紧伤口逃离那个一心掌舵她的男人,逃离她曾以为可以栖身的地方。只是她在引诱,她本着这样难以让人猜测的心情离开。还有关于小狗卡列宁的微笑的完整叙述,是整本书显的最为清新,最为感性的章节。它的存在使“不可承受生命之轻”这一主题思想更为深刻生动,也在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灵魂心田上植下一束超越庸俗超越无奈的幸福之光。在这里,人的本性被作者埋下的这一高层隐喻反复地践踏。同时,所有的低俗又被反复的引申和强调。人性受到了它存在为此最颠覆理念的的批判和谴责,不留余地。

引用弗朗索瓦。里卡尔的思考来结束我清浅的阅读吧——“大使,这种对”被遗弃的世界的怜悯“,也是透过或进入遮蔽生命的幻景、意义和直说,直面生命,直面生命的赤裸和显然时的眩目。

篇10: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非如此不可”是这本书中让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它包含着坚定的信念,还有信仰,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内在的力量。我一直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再华丽的外表,再美丽的容颜,都没有这种力量更令人感动。好的作品也是一次灵魂的倾诉,是心灵之作,它只向懂得它的人们敞开着心门。

书中很多文字对我来说就象一扇我无法打开的门,门的里面装满了宝藏,只是我摸不到它,形而上的思想深厚、广|,无限。从这一角度上看,我是被拒之门外了。但我还是被故事中的情节所感染了。本书无疑是向我们揭示了生活的另一个不同的层面,真实的,却很难被勇敢地坦白出来的。它不是所有人的,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它是一朵悬崖之花,它是属于艺术的,却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接近疯癫。

托马斯,书中的男主人公,一个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很多女人为之疯狂,而他却只像是在玩一种激情游戏一样,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间,如鱼得水般地洒脱欢快。他对待女人,就如对待自己的职业(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会从不同的女人身体上发现各自的美妙之处。在他的眼里女人没有好坏、美丑之分,只有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呵护怀中的每一位女人,又以极冷酷的态度阻止任何一个女人靠近他所设定的界线。他柔情似水,他冷漠如寒冰。这样一个男人,特丽莎深爱着他,无法自拔。

特丽莎爱上了托马斯,拥有了无上的爱情幸福,同时也为痛苦所拥抱。她太爱这个男人了,爱是唯一的,又怎能允许别人的介入。可她根本就不可能改变托马斯,又离不开他。托马斯自从十年前离婚以后,就一直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有很多情人,同时又时刻准备着拥有新的情人,他不会为谁改变。以往的女人都被托马斯改造成了适合他的样子,他也希望特丽莎能成为她们其中之一。

当特丽莎感觉到托马斯与萨宾娜的情人关系时,她所承受的痛苦,什么样的文字、语言能够代替呢?她极盼望着能用肉体之苦来取代爱人的背叛给她带来的心灵之苦。梦中,她用针刺入自己的片片指甲。自己深爱着的人与别人有染的,谁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呢?离开!!!又一步也走不出。特丽莎沦陷在痛苦的旋涡里,没有力量自拔,只有托马斯才能把她推上岸,所以她对托马斯说:“把我赶走吧!”

托马斯也没想到自己会对特丽莎的感情越来越深,与别的情妇不同。他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同时又抗拒着自己的改变。为了转变特丽莎的思想,他不断地向她灌输着自己的观点,希望把他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最终,无法承受痛苦的特丽莎自杀,未遂,又两次选择出逃。托马斯一而再地为她放弃着一切外在的东西,但却不能改变感情生活方式。托马斯是无法改变的,特丽莎也是无法改变的,也许她真得希望自己能改变,为托马斯,但又无能为力。特丽莎后来的思想奔向了一个极端,生活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在这里她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本来,个人情感就不是一个人生活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特丽莎学会了摄影,并热爱上了它。在国家危难之机,她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敢,并以超凡的能力用自己的方式与侵略者战斗。这些力量是托马斯给予她的,也只有托马斯能够给予她。当她把对托马斯的热爱转移到事业中去时,她的内心平静了,托马斯也得以解脱了。

在国家形势的左右下,他们几经周转,由城市转向了农村。曾几时,特丽莎还是那么地渴望能走出农村到大城市里生活,而今却带着欢喜回到了农村,托马斯如特丽莎网中的鱼,随着特丽莎收线,慢慢地投入到她的怀中。

特丽莎盼望着:托马斯能老点,再老点,就好了。渐渐地,托马斯真的老了,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每天干着繁重的农活,穿着破旧的衣服。托马斯放弃了自己激情四射的生活,终于枯萎在特丽莎的怀中。特丽莎无限伤感。仅仅因为自己的爱,仅仅因为自己的欲望,也许是她毁了托马斯的一生。特丽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托马斯终于只属于她一个人了。爱,是爱其本来的样子,还是爱其自己希望的样子?也许好的作品,就是向我们真实地表达一个立体的思维,不同的人收获着不同的果实。结局是悲惨的,在一个雨夜,托马斯和特丽莎双双因车祸死亡。这个结局又是何其完美!

非如此不可么?生命如此短暂又如此的脆弱着,非如此不可。

篇11: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这本书的名字恰如其分的揭示了书中蕴含的哲理:生命不能失去它的重量,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的存在。相反,当重量完全却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人也就越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对生命的最终意义表示出了怀疑,那么我们该选择什么呢?是轻?还是重?

人生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爱情,友谊,音乐,欣赏大自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们喜欢自由,追求友谊,爱情和童真。他们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但是不久,失去责任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份”重“。”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富人经受着难以言表的烦恼,杰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爱情中的”沉重的轻“而自杀身外亡,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来源于想不开的”沉重的轻“。

生命是用来感受的和体验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中挣扎,在无数的困难中学会了坚强,同时我们学会了包容,在这样的心态中我们得到了最大的快乐,或许逆境中也是一种美丽,在这当中我们得到了洗礼。不管是怎样的困境我们将勇敢的面对,直视这些问题,在每个人的心中总有那么一块净土,它是那么的纯真与善良,它是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

”如果生命的初次安排就已经是生命的本质,那么生命还有什么价值“昆德拉说的好,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像一张草图,没有前生也没有来世,生命仅此一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只能做一个决定,上天不会赋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以供比较不同的决定,因此每一步都是探索,承担着选择的重任,生命正是在探索和选择中得以本质的延续“,此间的重量,是非如此不可,非选择不可,没有人可以预知下一步将会是怎样,走一路是山穷水尽,也许是柳暗花明,如此横亘在前的重量,不得不承受。既然生命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能做的无非就是将重量扛在肩头,在选择中把仅此一次的生命画写完整。也许,当我们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责任,担当了道义,负起了关怀,给予了呵护,生命承受的这些重量会爆发出强劲的声音和力量。

生命是什么呢,我说其实生命就是出生死亡,当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父母赐予我们最初的生命,生命就这样开始了旅程,从孩童的天真到少年的青涩,从青年的莽撞到中年的稳重,最终我们学会了包容与宽恕。在这个旅程中我们走过平坦的大道也走过崎岖的山路,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会了面对,在一个接一个的窘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在责任面前我们能够从容面对。学会担当责任,此生不枉过。

篇12:《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

文/庞军良

最近,读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对人生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像解开了一个困扰在心中多年的迷团,顿开茅塞。我长嘘了一口气,不由地感叹:人生原来如此美好又是如此无奈!

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源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把握。世界上许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为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无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都在无休止地重复着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书中主人公托马斯一直在固执地拒绝着“媚俗”,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爱上了特丽莎,但不愿做家庭责任的附庸,更不愿像别人一样甘于平淡地生活,去爱。他用很不负责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他不断地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给自己自由。可是,当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责任的“轻”的时候,很快变得空虚难忍,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爱情如此,对物质对事业的追求也同样如此。萨宾娜是一位画师,她坚决反对“媚俗”,认为坚持人的个性是最主要的,反对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钱和名誉。可是,当国家**,她被迫逃亡到异国他乡生活没有着落时,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价卖出她的那些画得并不出色的画,赚取较高的利润。她亲眼看到,人们聚会、游行,反对战争,声援弱者,这是极端消除了个性的行为,这是“媚俗”,但这又是爱国、正义之举,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备了“轻”的一切条件,又会怎样呢?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位年轻人。他出身良好,才华出众,有稳定的事业与家庭,颇有名望。该有的都有,而且来得很容易。但是,他觉得生活太“轻”,他同样不能忍受,他强烈地向往反抗,向往在苦难中挣扎奋斗呐喊的那份激情。于是,他糊里胡涂地参与游行、示威、呼喊,令人难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与风车搏斗一样,结局徒劳无益,令人啼笑皆非。

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米兰昆德拉感到,也许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我想起了《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身只痕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观哲学家们持久的坚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须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意识不不到生活的荒谬性,“反认他乡是故乡”,

没有悟透“好”和“了”之间的真谛,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我们身边的人生,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为了“金钱”,为了“娇妻”,为了“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场“空”!

恰如《圣经》中所描述的:“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

这种被动的“了”,不是好,是叹息,也是讽刺,是对那么多“忘不了”的人们的致命讽刺。人在欲望中挣扎,永远不得解脱,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丢到海里”,在欲海中持一块磨盘而活,可悲,可叹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奋斗的脚步。正如明朝诗人杨慎在《三岔驿》中写的: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既然如此,人到底应该怎么面对这似乎无法摆脱也似乎无法选择的生存处境呢?

中国作家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后的“满足”都是一种空虚,那么,“回归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远源泉。人的一辈子应该考虑如何怎样真正的活着,而不是谋划如何发展;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尽情享受,而不是去奋发劳动;应养精蓄锐以备他日之不测,而不是发挥自己的精力。

同样的困惑在法国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样存在,但他反对虚无主义,提倡人总是应该有点精神的。他在《蒙田笔记》中认为:“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这本身违背了生存的意义。生活乐趣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响。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们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而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占据、约束心灵,心灵就会到处漂流,入于幻想的空泛境域里。灵魂没有目标,就会丧失自己。即使在闲逸时,也不能让灵魂丧失目标,要不然,最终会导致无数妖魔、怪物,无次序、无目的,一个个接踵而来。”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

看来,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去年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居然深感不安和迷惑――那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作品,字里行间闪烁着许多“不解之辞”――我的理解力居然很难渡过它艰深晦涩的语意之河。怀着自我挑战的心理,今年暑假又认认真真地把它重读了一遍。重读此书,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受――好像我从来就未曾读过一样!那是一座感性与理性纵横交织起来的神秘幽深的城堡,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辨,闪烁着耀眼的思想的光芒。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一、轻重之间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二人物小像

托马斯――原为布拉格著名的外科医生,生性自由,以交往众多情人为嗜好,同时深爱着特蕾沙。苏联占领捷克后,携特蕾沙流亡瑞士。后又为了爱情重返布拉格。曾因政治迫害沦为玻璃清洗工,又在环境重压下隐居山村,当了一名卡车司机。他一生漂泊,不断地在生命的重与轻的漩涡中挣扎。最后与特雷莎双双死于车祸。

特蕾莎――一个柔弱,忠诚,纯真,善良的女子,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灵魂的爱情信徒。原为布拉格附近某小镇乡村酒店的女招待,后为布拉格某新闻图片社的摄影记者,托马斯的妻子。深爱托马斯,不堪承受由于托马斯的不忠带来的嫉妒和痛苦,生活在噩梦和眩晕之中。也是一生漂泊,由小镇来到托马斯的城市布拉格,之后流亡瑞士,在感情的痛苦折磨中离家出走回到祖国,然后和托马斯一道隐居山村,做了一名牧羊女,最后和托马斯一起死于车祸。

萨比娜――布拉格年轻的女艺术家,托马斯的最重要的情人。弗兰次的崇拜对象。思想自由独立,生性叛逆,反对媚俗。她不断地背叛原来的位置:背叛家庭,背叛父母,背叛祖国,背叛爱情,抛弃了深爱她的弗兰次;她不断地叛己所叛,最后到了无可背叛的地步。她的生命无限轻盈,了无分量,没有何牵挂和责任,像漂浮在半空中半真的存在。她不停地流浪,从布拉格流亡到日内瓦,然后到苏黎世,最后到美国和一对喜欢她的画的老年夫妇生活在一起,而不久那对老年夫妇也将离开她到自己的女儿那里去。在无尽的背叛和漂泊中,她感受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残酷重压,在无限凄凉孤独和忧伤中,渴望着一扇遥远的童话中亮着温馨灯光的窗户。她是四个主人公中唯一存活下来的人,也是最悲惨的命运的牺牲者。

弗兰茨――日内瓦某大学的教授,梦想主义者,英俊健美,思想单纯,热衷于一切运动,崇拜并深爱着萨比娜。曾为了追求萨比娜而离开不爱的妻子,在萨比娜不辞而别之后,他又把年轻的女大学生当做萨比娜的影子,最后为了缥缈的爱情幻想投身到支援柬埔寨的国际医疗队伍的“伟大进军”中。他加入到“伟大进军”的理由也非常富有反讽意味――因为柬埔寨和萨比娜的祖国都是同样遭受被侵占的厄运的国家,他想:如果萨比娜知道他加入到支援柬埔寨的伟大进军,一定会感受到他对她的祖国遥远的支持和同情,她也就会因此而高兴的!当他终于从寄托在“伟大进军”上的爱情梦想中幡然醒悟的时候,却不幸被砸死于偶然的抢劫事件。

三、托马斯-----重与轻博弈中的真实存在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托马斯追随离家出走的特蕾莎从日内瓦回到祖国,应该是他继流亡瑞士之后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也是他在轻与重之间抉择的最为显著的例证。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后,托马斯没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内瓦继续“风流”他的“韵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轻盈,那么他的命运一定会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图景。我们也就不会看到小说结尾的悲惨结局了。事实上,当他又一次徘徊在轻与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窗口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内心深处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贝多芬的乐句:非如此不可!为何“非如此不可”?这可能就是他灵魂深处的声音。在特蕾莎离开他的最初几天,他一个人流浪街头享受自由空间的短暂的甜美,但他无法再去接触任何一个女性,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特蕾沙无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里感受并放大着特蕾沙的痛苦,他无法摆脱特蕾莎的柔弱对他精神和情感的强大控制,他无法承受离开特蕾莎之后的“生命之轻”。于是,他放弃了轻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国,回到了特蕾莎身边――他选择了“重”。

特立独行的托马斯在无限自由轻盈的生命状态下,被一次又一次地拖入命运“重”的泥潭,而这“重”的泥潭,除了他的爱情之责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根源,那就是强大的无法抗拒无处可逃的社会**和“政治黑暗”。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平凡的个人在社会政治的强大漩涡中无异于一只弱小的蚂蚁,个人的生活在无序癫狂的国家机器的碾压之下会被轻而易举地碾成粉碎。他厄运的开始源自一封影射当局的信件: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在完全无知无觉的情况下,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当他知道真相后,深感罪孽深重,无颜面见世人,于是自挖双目,流亡他乡,以残酷的自我惩罚来为无知犯下的罪过忏悔。难道无知者犯下的罪过就不该承担责任吗?一些苏联共产党当局以“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来搪塞以逃脱罪责,他认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就是这样一封对他个人生活看似“无关紧要”的信件,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于是,他由一名外科医生变成了街头的“玻璃清洗工”。

然而,使他写下这封信的动机是什么?是对政治的单纯热衷吗?我觉得不是。以托马斯特立独行的个性来看,他是“媚俗世界的恶魔”,他是不会热衷于政治的喧嚣去参与什么激进言论的。使他写下这封信的更为隐秘的原因,来自他那“危险的比喻”,这同样关乎他的爱情。

他无数次的深刻地感觉到,特蕾莎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有一天偶然地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是他收留了她。这个危险的比喻使他对柔弱的特蕾莎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这难道不是命运?而俄狄浦斯这个希腊神话中的赎罪之神,不也正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顺水漂来的孩子吗?这和特蕾莎有着多么致命的相似!所以,有一天当托马斯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俄狄浦斯》这本书的时候,又联想到了那个致命的比喻。于是,鬼使神差地写下了那篇改变他命运的关于俄狄浦斯的文章。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阴谋”吧?于是,当他以知识分子的率真和孤傲拒绝在脱罪文书上签字的时候,他被政治巨手紧紧攫住的命运便不可逃脱了。于是,他失去了医生的优裕生活,成了玻璃清洗工。

那个时期,布拉格正被笼罩在斯大林的“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恐怖中。大街小巷到处是政治话语的喧嚣,每一个生活的角落,似乎都有秘密警察的耳目,人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似乎有被监视偷拍录音作为反动证据的危险。日复一日,人们惶惶然生活在这阴云密布的异常沉重的政治高压下。然而此时,托马斯的生命居然以空前的“轻”的形态展现出来。因为他终于卸掉了多年来一直郑重地信奉并身体力行的医生的“拯救人类生命”的神圣使命,一身轻松,一如继往甚至更为“狂热”地投入到探索不同女性的“事业”中,“用生命的解剖刀剖开不同女性身上的那神秘的百万分之一的不同”,乐此不疲。

这真是一支“重”与“轻”合奏的别具意味的的人生回旋曲!

当政治的混乱和社会的黑暗代替了人道和文明,当“政治媚俗”堂而皇之地跻身博爱民主的殿堂,渺小的个体,只能挣扎在不能承受的“重”与“轻”交织的漩涡中。我们很难用道德家的眼光来评判他,――——托马斯,在他身上,实在是存在太多的“卑劣”――放浪,好色,不忠,欺骗,他有着一切被道德君子所不耻的“无耻之徒”的特性,然而在他身上,同时又存在着正义,善良,仁慈,悲悯,率真,清高,自由等许多可以称之为“美好”的东西。他是一个在生命之“重”和“轻”的博弈中苦苦挣扎的真实存在。作者对他未加任何道德的评判,――在道德沉沦的世界,“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都被卑鄙地许可了”。

五生命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正确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的生命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我们许多现代人的悲剧。或许,作者正是在托马斯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当看到小说结尾,我已经不能轻松地微笑,一缕深切的悲凉从遥远的天际袭来。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轨迹,因为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

上一次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因为年轻,读书喜欢追逐情节,对大段大段人性的剖析、推理、评论,多是囫囵吞枣、蜻蜓点水、一目十行地扫过,读完了便束之高阁,没有思考,没有回味,心里没有留下多少印迹。所以这次重新捧起这本书,翻动每一页的时候,感觉是如此的清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陌生而又浸洇出淡淡的似曾相识。

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提出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轻为积极,重为消极。昆德拉却认为这种二分法很幼稚,认为“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然后他追问“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在忙碌与闲暇之间,在束缚与自由之间,在辛劳所得与不劳而获之间,在坚守责任与推卸责任之间,人们往往避“重”就“轻”,趋“利”避“害”,倾向后者,而逃避前者。但试想一下,太多的闲暇是否就是空虚,人们究竟是要工作时的忙碌还是退休后的闲暇?无限的自由就是灵魂的无所依托,如同断线的风筝四处飘零;不劳而获的人,对待财富乃至对待人生往往流于轻狂、浮躁,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辛勤所得,才懂得珍惜;逃避责任的人,看似一身轻松、了无牵挂,以为这样就可以走得更快,但不曾想到不被牵挂、不被需要无异于被亲人、朋友、战友、同事遗弃。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还是会比惯于推卸责任的人走的更远。

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责任,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但是,挣扎在黑暗中的受难者背负的十字架又是怎样的沉重啊?当一个母亲,面对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儿子,却掏不出学费的时候;当一个女儿,面对身患重疴的父亲,却付不起手术费的时候,当一个妻子,面对因冤入狱的丈夫,而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时候,沉重还是轻松,哪里由得了他们做出别样的选择!他们乞求上苍的是哪怕给他们一丁点可以有所选择的机会!

有时候,就是给你选择,那选择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择》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必须马上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是的,我们知道,黑暗终究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我们也知道,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但是,当下的痛苦是这样的令人窒息,现实的重负压得人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很多人往往等不到黎明,等不到春天,就永远沉寂在黑夜与冬季了!

沉重与轻松,究竟该怎样选择?

篇1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这本书比较趋向于成人化,但我觉得高中生也值得一读!但是要做好重读的准备…

有人对我说:这样一本小说,不仅难懂,而且读来让人饱受思想上的折磨。如果没有准备好受难,就不要打开它。打开也毫无意义。不如省下时间去读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说,或许还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但当我读了之后,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思想的折磨…文章的内容并不难懂,难以理解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议论!很痛苦…真的好难读懂。

文章涉及到很多历史性的人物、剧作…比如作者从“永劫回归”的话题谈到十四世纪非洲部落之间的战争,谈到法国大革命,谈到人们对--的仇恨的消解,谈到断头台。其中最核心的一句话是:“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轻”这一字无疑是文章的文眼。说到“轻”,让我想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位国王要他的手下比赛,看谁是大力士。比赛的内容就是谁能将一根鸡毛扔过墙。很多人都是以失败告终的。然而有一位大臣非常地聪明,他将整只鸡扔过了墙,然后对国王说,我能将整只鸡扔过墙,何况是鸡身上的鸡毛呢?!没错,最后是他赢了。靠的是他的智慧!“轻”之让人不能承受,答案居然如此简单。看来,我们以前的迷惑完全来源于对常识的漠视,以及对“轻”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见。有时,轻,真的让人无法承受。像一只鸡毛,你很难凭借力气将它扔过高墙。

习惯上,经验上,想象中,我们都会认为“重”让人无法承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到了昆德拉这里,我们忽然听到“轻”让人无法承受。昆德拉真是不走寻常路噢~

一开始,还没读这本书的是时候,看书名…好深奥…难以理解。

读完这本书,虽然有的还是不明白,但是大致有个轮廓。昆德拉揭示了人类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但他和我们一样,无力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永劫回归”是不可能的。民族历史、个人生命都只有一次性,没有初排,没有草稿,选择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我们不选择媚俗,又能选择什么呢?安知抗击媚俗的决心和勇气不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么可能避免媚俗呢?如果媚俗不可避免,那么所有“沉重而艰难的决心”不都是轻若鸿毛吗?

这又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由此对生命的终极意义表示了怀疑,而那是我们的前人认为理所当然而又坚信不疑的。我们无可选择又必须选择,我们反对媚俗又时时刻刻都在媚俗…

篇14: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认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的开篇,作者就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轻”的世界,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痛苦的空间。在一次没有任何意义的人生旅行中,我们不断妄图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断希望得到肯定,不断追求着身心的释放,故事便在这种徘徊挣扎中拉开序幕。

曾经也写过关于生命重量的文章,但从未有过读完此书后如此深刻的感受。灵与肉,媚俗与反媚俗,现实与反抗,这是昆德拉笔下的轻重世界。众多现实的无奈掩盖了华丽的辞藻,行文流淌间流露出生命的抉择。正是这样一种文笔,才在我的心中涌起了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不同于其他作品,昆德拉笔下的轻重世界直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困境——以怎样的方式存在?通览整本小说,都找不到一个明确地答案来解答这个问题,只能用个人的一生来回答。托马斯,特蕾莎,萨宾娜以及弗兰茨都只是以不同方式存在的个体,在无法重演的过去和无法预定的未来,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光亮。

在这个故事中,四个人物各自的媚俗与反媚俗游戏贯穿始终。主人翁托马斯拒绝媚俗,然而他却生活在媚俗之中,无法也不能逃脱。在六个偶然事件的推动下,他选择了“非如此不可”,也找到了那个可以与他睡觉生活的女人。婚后的他不能克制自己去欣赏别的女人,他在爱情上是忠贞的,在行为上却是放荡的。 打着性与爱是可以分开的旗号掩饰自己生活在媚俗之中的事实。他因为特蕾莎而变得沉重,在经历了爱人离开后短暂的轻浮后,却又因思念而变得更加沉痛。特蕾莎,一个具有独特而又温柔的女子,一向追求灵与肉的合一,但也被迫相信二者的双重性,最后她的肉体也背叛了她的灵魂。弗兰兹爱萨宾娜爱到疯狂,但他们确实不同的两类人,太多的不一样注定他们不能在一起。他追求刺激,最终也死于刺激。如果是背叛和追求刺激就是反媚俗,那么萨宾娜就是个脱离媚俗而独特的存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她才是故事的主角,当特蕾莎,托马斯,弗兰茨,玛丽克洛德,政治家,革命者,都在不断追求着生命之“重”的过程中时,她却用背叛,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在背叛中,她不断抛弃自我,变换角色,将生命之“重”的意义抛在脑后。在不断的背叛后,最终发现她得到的只是一场虚空,是“一切背叛的终极”。她一直朝着相反的方向走着,最终在一片寂寞和恐惧中走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恰恰是轮回的不存在,生活无法预演,我们既不能把它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较,也无法使他完美之后再来度过,生命之流只能在偶然性的大地上泛滥,人们肆意的生活,获得了漂浮在半空中的快感,可是,“重”就真的悲惨,“轻”就真的美丽吗?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当人们厌恶自己身上的种种负担、责任,而深感沉重时,总是向往着如果没有这些重负,生活该是多么轻松快乐、逍遥自在。可是当这些真正消失的瞬间,却又往往无所是从,不知如何是好。感觉自己轻如鸿毛,没有约束,但也没有归宿。人生为何如此无奈,想摆脱种种生活之 “重”的困扰,但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在这个永劫回归的生命中重复,再重复。

回望自身,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有时候会会被琐碎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就会一味地想要逃脱,什么都不做。但当我真正放下手中的一切得到了“轻”时,却又沉痛不已。满脑子都是忙不完的工作,和做不完的功课。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贪玩的孩子,作业还没有做完就去玩耍了,其实他的内心比坐在那里完成作业还要痛苦,背着背包玩耍,怎么会放轻松呢?所以,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颓废时,我选择了继续回到繁忙而又紧张的生活中,虽然这种日子过得有些累、略带疲倦,但是也特别充实。这也许就是痛并快乐着的道理吧。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叫做“意义”和“满足”的东西。而人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样很难得到的东西而变得有价值与趣味。

也曾问过自己,如果时光倒流到某一刻,我会不会重新选择?会不会重新考虑是否要忍受着生命之“重”而不是追寻一时的“轻”。也许在那一刻我会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如同主人翁托马斯所说,如果人又两条生命,那么他可以选择一条生命去爱特蕾莎,而另一条不去爱特蕾莎,然后确定哪样的生活才能让他更快乐。然而人生注定是一条一往无前的道路,当我踏上征程时,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无论走什么路都是一种抉择、一种考验。在选择了a之后,就无法选择b,这是人生游戏的规则,一个谁也不能摆脱的规则。就像朱德庸说过“幸福分成两种,一种是看的见的幸福,一种是看不见的幸福,前者是物质的感观,后者是精神的感受。你选择了何种幸福,就决定了哪一种人生。”

故事的最后,意外的结局令人发指。托马斯和特丽莎在一片安逸享乐中死于车祸,弗兰兹死于一次戏剧性的游行,而萨宾娜在远离家乡的美国孤独的居住着,只有她寂寞的活着。这几位年轻人“追求”与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谬与悖论:每个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个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虚,追求爱情时怨恨多于欢乐,追求名誉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遥不可及,追求钱财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透过种种幻觉,这些人所有追求的一切最终都化为乌有,这与现实却略显矛盾了。我们每天都在追求着,拼搏着,努力着,最后追求的结果却是一场空。那些为着庸俗的目的而挣扎的平庸的生命,为了功名、金钱、娇妻、儿孙,终生忙碌、义无返顾,到头来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是空幻!那我们何必还要拼命追求生命之重呢?不过话虽如此,生活还是要面向阳光的,最美的不是追求了什么,追求到了什么,而是追求中得到了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物也正是因为追求而美丽,因为那种不求结果的追求而不惜一切代价。事实上,我们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止。就像如果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满足感,得到了自身的价值。也许,这已经足够了,何必在乎其终极意义上的得与失呢?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再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所以,不管怎样还是要勇敢面对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轻”。相信只有沉重的生活才有质量,凡是我们所经历的,都是我们所能承受的。

人生就是一个异乡者的旅行,道路各有不同,但这终究不能改变我们证明自己来过的信念,我们希望在这里留下足迹,无论是在媚俗中追求生命之“重”,还是在沉重中追求生命之“轻”,对于人也好,对于世界也好。生命实在是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努力,只有在激流中拼命挣扎才能够活命。轻与重,徘徊其间,蓦然回首,有几个人能够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呢?又有几个人能记住沿途的风景呢?

人生如潮汐,来了,去了;人生如漏斗,得了,失了。路漫漫,极其修远,我愿用毕生经历,在轻重之间求索灿烂的人生。

篇1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这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哲理小说。一开始一直没看懂小说在写什么,肤浅的以为就是男女三角恋的媚俗爱情故事,中间时不时穿插一些让人感觉沉闷压抑的问题,窒息感扑面而来。越读越纳闷,没道理这么久负盛名的小说,内容会如此浅显世俗呀。于是去查了查书评,看了看别人写的见解,方才对这本书有了冰山一角的理解。

谈一谈读书的感受:能读懂的部分,其透彻的哲学思想会让人有一种灵魂被超度的感觉;一知半解的部分,让人为之沉沦,如同穿行于迷雾之中。雾里看花,似乎能看清花的轮廓,却始终看不清全貌。常常幻觉已经无限接近真相了,但其实离真相间隔万里,遥不可及;读不懂的部分,只能望洋兴叹,水平有限。内容太过高深莫测,需要读很多遍,不停的揣摩思考才能理解一二,犹如坐禅时,处于悟与不悟之间。

这本书适合有哲学基础的人去研读,作者抛出了很多哲学命题,每个命题都值得人深度思考。我想可能自己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浮历练才能对此书有更深刻的理解。

1

-轻与重-

全书都在阐述轻与重之间的比对,人总是为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所拖累,责任常常成为生命中最沉重的分量,无论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承受不起的结局就是:“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这大概就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现代人基本上都是负重前行,有的人背着房贷、有的人背着车贷、有的人背着家庭的责任、有的人背着工作的压力、还有的人背着久病缠身所带来的痛苦。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而有些人卸下了沉重的责任,选择了逃避和背叛,那是否能得到解脱,活得潇洒呢?男主人公托马斯迫不及待的选择抛妻弃子,甩掉家庭的责任,投入无数情人的怀抱。最后遇到特蕾莎时,却又放弃了轻盈自在的生命,选择了充满束缚的爱情。

他们的相遇是由于六次偶然,将彼此带到对方身边。少了任何一次偶然,他们都不会遇见。爱情是从何时开始?“爱开始于一个女人某句话印在我们诗化记忆中的那一刻。”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以前人类是两性同体的,上帝把他们分成了两半,从那时起,这两半就开始在世界上游荡,相互寻找。爱情是对我们自己失去的另一半的渴望。特蕾莎就像《圣经》中顺着河水飘过来的篮子里的婴儿,托马斯不得不向她伸出手来。仿佛就像重力牵扯他,让他不再那么虚无。

但他又无法忠于爱情的唯一性,不断的游走于没有感情投入的露水情缘里。当特蕾莎因他反复的背叛而离开时,刚开始托马斯的脚步轻盈到要飞起来了,无比愉悦的品尝温馨的生命之轻。可过不了几天,对特蕾莎的怀念给他造成了无法承受的痛苦,痛苦随着想象而加剧,在千百次的回荡反射中越来越重。最后,在细加掂量的决断下,他义无反顾的选择追回特蕾莎,因为他彻悟了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

以前看到别人对忠于爱情和婚姻的阐述都是由社会习俗强加到人身上的,这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这种外在力量和人内心深处的选择往往背道而驰,自然而然背叛会充斥于整个社会。

而在这本书里第一次看到一种全新的能引发出人对于选择忠诚的内在力量。“忠诚是第一美德,它使我们的生命完整统一。若没有忠诚,人生就会分散成千万个转瞬即逝的印迹。”这就如同托马斯在200多个情人之间,孑然一身,自由自在,却全都是没有分量的碎片之情,内心依然寂寞,灵魂依旧孤独。如同漂流在海上的水手,见过大海浩瀚无边的景色,却因常年找不到可以停泊的温馨港湾,内心无比凄凉。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再多刹那的美景都抵不过那永恒的温情。

2

-背叛-

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人一旦选择了背叛,“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地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当背叛成了惯性,时间久了,你连一开始背叛的初衷都忘记了,“一切背叛的终极,便是虚空,此时,你的人生,或轻或重,已了无意义”。

爱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背叛可以帮助你逃离这一切,但最后的人生依旧悲剧。跟故事中男主的情人萨丽娜的命运一样——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当生活变成轻飘飘的,没有值得奋斗的东西。随着生活失重,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只有责任才是生命的阳光,一个有负重感的人,他能带来的、所焕发的神采是生机勃勃的。人生因责任而充实,因充实而饱满,因饱满而光辉。”

3

-灵与肉-

读完这本书后,刚好和一位已婚的朋友一起交流关于婚姻与爱情的看法。对比大学时代我们关于此话题的想法,截至今日已然发生了巨大变化。她婚后的全新理解打开了许多我未曾想到的视角。一路交流,聊到了日本的婚姻状态,恰好跟本书的主人公们之间的感情状态如出一辙。

她的所有观点中最打动我的便是:

选择伴侣,应该要尽可能的发掘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不需要太多,只要一两个足矣。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只需要无限放大对方身上的那一两个闪光点,尽可能忽略其他大大小小的缺点,凭借着这一缕深深打动你的耀眼光芒,即使伴侣不完美,也可以让你崇拜,并且在岁月长河里,一直吸引着你的目光,你的心。

我们一致同意日本是全球婚姻忠诚度最低,男尊女卑差异最大的国家。根据调查结果,日本的出轨率是排名世界第一。日本男性出轨率高达80%,日本女性出轨率达50%。这么夸张的出轨率,又何必多此一举,步入婚姻呢?

为什么日本的出轨率会是排名世界第一呢?

虽然日本的经济非常发达,但生活压力山大,整个民族十分压抑。彬彬有礼的背后全是沉默的呐喊,温和的面孔下藏着的都是对生活的疲惫。早年在商学院学习的时候,跟着教授一起研究过日本的文化。记得当时在资料中看到:在日本,职场对女性的歧视毫不掩饰,赤裸裸的放在明面上。同样的一份工作,男性的收入会是女性的3倍。即使女性在工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升迁时还是会优先考虑男性。这样明目张胆的歧视,导致了日本女性很难在职场中证明自己的价值,大量日本女人一旦结婚就会辞去工作,回归家庭。

与此同时,整个家庭的经济重担都交由丈夫一人背负,高额的房贷、车贷和家庭开销也派生出了居酒屋文化,产生了银座这样纸醉金迷的浮华之地。在日本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加班文化的盛行,如果哪一天可以按时下班,丈夫都不敢提前回家。因为在这种特殊的文化下,如果连续几天准时上下班回家,可能就意味着离被裁员不远了,妻子们会十分担忧,整个家庭都弥漫在对裁员的恐慌氛围中。所以即使一天的工作提前结束,丈夫们也依旧会去居酒屋里喝上几杯消磨时光,假装自己还在加班。

没有经济来源的妻子们负责料理家务照顾老小,遇到明事理的老公也许会尊重妻子们背后的付出。而在这种男尊女卑到极致的扭曲社会,男人们往往都不会尊重自己的妻子,反而会把工作上的压力全部都发泄在妻子身上,对妻子百般苛求,各种不满。但是他们却愿意一掷千金,把温柔都留给在外的情人或者是银座的女人;同理,一直被压抑,努力扮演贤惠温柔的妻子们也会在外寻找情人,用从情人身上获取的爱与温情治愈自己不被丈夫疼爱尊重的破碎心灵,然后残血复活,继续回家扮演任劳任怨的贤妻良母。

日本大概是全世界把伴侣、情人和一夜情分的最清楚的国家。灵与肉,爱与责任都完美切割,由不同的人来填补空位。所谓“物极必反”,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下,男人工作很辛苦,女人生活很痛苦,极度卖命和扮演贤惠的隐忍之下,使得出轨成了一种放松,男女双方都会假装不知道对方出轨来维持家庭的表面稳定,整个社会都走向了一种病态的趋势。

可笑的是,其他国家的男人们都还对这种被精心粉饰过的日式“贤惠”无比向往。时代不同了,今时今日的大男子主义已经越来越不被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们所接受。贤惠不再是理所当然,也是需要平等的对价交换。男女相处,需要双方各自在爱的天平上添加砝码使之平衡,感情才能稳定长久。

其实在古代的中国,一夫多妻制度也是极度反人性的。妻子们不但要忍受丈夫的多情花心,甚至还要亲自为丈夫物色小妾,照顾妾氏和妾氏的孩子们。这也就诞生了我们常常能看到各种宫斗宅斗电视剧,内宅的斗争惊心动魄,毫不逊色外面世界的尔虞我诈,常常闹出人命,搞得家宅不宁。

为什么这种扭曲人性的婚姻制度能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而古代女性出轨的案例少之又少呢?

不过是因为古代对女性管束太多,女人鲜少有走出后院的机会,出不了轨罢了。一旦这种制约解除,就会演变成日本的状态,男女出轨成了常态,对婚姻的忠诚仅限于结婚时的一纸契约。

人生路漫漫,一个人能走近另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经历过多少次的机缘巧合,才能让在大千世界里生活的彼此,出现了命运的交集。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见,已是命运的安排,缘分匪浅。

If two people are meant to be together,eventually they'll find their way back.You are my destiny...

如果两个人注定要在一起,最终他们会找到回来的路。你是我的命运……

篇1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

小说以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为大背景,以托马斯,特蕾莎和萨宾娜的三角爱情感情纠葛为主线,贯穿全文关于轻与重、灵与肉、责任与背板的思考。昆德拉仿佛居于一个高处,洞悉着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生命规律,让读者的思绪跟随着他的笔尖去沉浸,去融入,最后去思考。

小说以尼采的永恒轮回开篇,整整两章的哲理问题的探讨,初读的时候觉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甚至有些无聊,如今才领会到作者安排的巧妙。故事从第三章才算真正的开始。经历过短暂失败婚姻的托马斯是一个布拉格当地较有声望的年轻的外科医生,对爱情绝望的他决心奉行自己的性友谊原则,坚信爱与性,灵与肉可以并且应该分开,拥有两百多个情妇,从不留恋,从不限制,从不沉重。他的人生过得极其轻盈,直到命运把特蕾莎送到他的生命里。他说特蕾莎就像是一个被人放在涂满树脂篮子里的孩子,顺着水流漂到了他的床边。第一次在出差时见到女招待特蕾莎时就深深地被她吸引了,特蕾莎的出现成了他轻盈生命中的重。他一边爱着特蕾莎一边又不可遏制地游走于众多情妇之间,正如前文提到过的他的性友谊原则认为爱和性是应当分离的。而这样的托马斯深深地折磨着深爱他的特蕾莎。特蕾莎是书中“重”的代表,她敏感软弱,坚定地认为灵肉不可分离,这也成为了她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但是她偏偏爱上了一个相反的托马斯,一边默默忍受着托马斯的放纵,一边在反反复复的噩梦中煎熬折磨着自己。对于“卡列宁”(他们的狗)的爱更显得纯粹,就像她在卡列宁临死前对托马斯说,她对卡列宁的爱可能会超过对他的爱,因为无私因为别无他求。而特蕾莎的出现成为了托马斯的牵绊,牵绊的不止是他“轻”的生活原则,还牵绊了他的大好前程。毕竟托马斯因为特蕾莎从布拉格搬到苏黎世,又从苏黎世搬回布拉格,从布拉格到偏远乡村,从受人尊敬的外科医生到擦玻璃工,从玻璃工到乡村里的卡车司机,可能没有特蕾莎的出现,托马斯一直是一个在苏黎世的体面的外科医生,活得轻盈。虽然特蕾莎直到最后才意识到,托马斯对自己爱的深沉。

萨宾娜是一个画家,也是托马斯众多情妇之一,也是特蕾莎的好朋友。明明处于矛盾的三角关系中,他们三人却能和谐相处。萨宾娜是一个执着于背叛与逃离的阴郁艺术家,背叛家庭,背叛感情,背叛传统,她一生当中都在与媚俗做抗争,活得轻盈孤独,洒脱忧郁。在日内瓦遇到为她痴狂极度崇拜她的大学教授弗朗茨的时候,她很感动但也深谙两人观念价值之间巨大的鸿沟,在教授离婚来到她的住所时,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面对如此沉重的不能承受的爱,她又背叛了,又逃离了。一生都在背叛,都在逃离,直到最后没有什么可以背叛了,她的眼睛只有前方,没有意义的前方。

自学者与学生的差别,不在与知识的广度,而在于生命力和自信心的差异

你想活得轻盈还是浓重?

虽然全文的主人公都在自己的人生途中思索着轻重问题,但最后都轻都归于重。就连那个活得如此轻盈的托马斯都回归到爱情之重,家庭之重,祖国之重。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省略方式,显得杂乱无章,但全书中的紧张与轻缓,沉重与明快的氛围都恰到好处。战乱肆起风雨飘零的国度,一直在流浪逃亡思索的主人公们,人性的存在与否?生命应当活的轻盈亦或是浓重?不能承受的是生命之轻还是生命之重?,都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思考题。

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另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求着失去的那一半自己。

我们经理着生活中突然临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

那时的人体是一间囚室,囚室里的东西能看,能听,能恐惧,能思索,还能惊异。而人体消失之后留存的东西,便算是灵魂。

梦不仅仅是一种交流行为;也是一种审美活动,一种幻想游戏,一种本身有价值的游演算我们梦的证明,想象——梦见那些不曾发生的事情,是人类最深层的需要,这里也存在着危险,如果这些梦不美,他们很快便会被忘记。

机缘之鸟再一次飞落肩头闪闪发光。

相关专题 读后感不能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