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韩王为相”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FBI3475514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FBI3475514”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赵韩王为相”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答案翻译(共10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赵韩王为相”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赵韩王为相”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答案翻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9分,每小题3分)

赵韩王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从容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惠,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疚,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群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官,普立于官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普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用是为常。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注】①赵韩王: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只,不过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

C.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使一举而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B.上因晚朝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岂得以喜怒专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则《论语》二十篇也 则群聚而笑之

12.《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4分)

译文:

②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4分)

译文:

③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4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0.B解析道:方法。

11.B解析B.介词,趁机。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介词,凭;动词,认为。D.连词,表因果,原来是;连词,表承接,就。

12.A解析③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时的委婉之辞,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13.(1)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听听您以后的打算。

②(石、王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③刚一回到家,就急忙关上门,打开箱子拿出一本书读,有时一读一整天,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

解析 ①小:意动用法,认为小。愿:希望。 ②再拜:拜了两拜。念:顾念。生、肉:均为使动用法,使复生,使长肉。 ③才:副词,刚刚。亟:急忙,赶紧。启箧:打开箱子。不测:无法猜测。

【参考译文】

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料。一天下大雪,到晚间的时候,皇上敲赵普家的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沉默很长时间,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几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制定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吗?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逐渐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王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啊!第二日,他们都托言有痛,请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有好的结局。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大臣立动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起身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五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于是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一个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三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四天又呈上去。

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急忙关上门,打开箱子拿出一本书读,有时一读一整天,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经常会用这个方法。后来他去世后,家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宋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

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遨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半部可以辅佐陛下。太宗疑虑消除,最终任命他为相。

篇2:赵韩王普为相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皆与之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 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 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特意

B. 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方法

C. 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 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7.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但能读《论语》。﹙见上文﹚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B.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见上文﹚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但能读《论语》。﹙见上文﹚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见上文﹚

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陈情表》

岂得以喜怒专之。﹙见上文﹚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见上文﹚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见上文﹚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C.岂得以喜怒专之。﹙见上文﹚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见上文﹚

D.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见上文﹚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篇3:《赵韩王普为相》阅读理解答案译文

《赵韩王普为相》阅读理解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④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 微行:帝王或尊者隐藏自己的身份换装出行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启箧取一书而读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岂得以喜怒专之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则《论语》二十篇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3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⑨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足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篇4:“赵韩王普为相”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赵韩王普为相”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④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俟削平诸国

俟:等待

B. 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方法

C. 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同

D. 普欲除某人为某官

除:贬谪

5. 《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3分)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④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太祖在赵普的提示下,“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得到的赏赐也特别优厚,并都因此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并坚持己见,最终获得太祖认同。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任他为相。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5分)

(2)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5分)

参考答案

4. D(除,任命。)

5. B(④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说法,⑥是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6. A(“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与原文不符。)

7.(1)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逐渐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稍”、“制”“兵”各1分,大意2分)(2)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合户”、“箧”、“测”各1分,大意2分)

翻译:

韩王赵普做宰相。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皇上说:“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说:“我想攻打太原。”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 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赵普说:“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话未说完,皇上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孙长久之业,多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说:“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太宗怀疑,把这件事告诉赵普。赵普说:“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篇5:“赵韩王普为相”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④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 当:对,面对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使一举而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

C.岂得以喜怒专之,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则《论语》二十篇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9.B 道,方法。

10.A 连词,表承接( B.因,介词,趁机:介词,经由C.介词,凭;连词,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以致”等。D.连词,表结果,原来是;连词,表并列,就。)

11.A ⑨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12.A 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篇6:《赵韩王普为相》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赵韩王普为相》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不能寐,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②欲相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③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  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③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只,不过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

C.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解析:选B。道:方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使一举而下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B.上因晚朝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岂得以喜怒专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则《论语》二十篇也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解析:选B。A.连词,表承接;连词,表递进。B.均为介词,趁机。C.介词,凭;动词,认为。D.连词,表因果,原来是;连词,表假设,如果。

(3)《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一项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解析:选C。③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⑥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 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解析:选A。错在“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应为“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

篇7:韩休为相文言文阅读答案

韩休为相文言文阅读答案分享

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

①直:严峻刚直

②干:求取。

③允:与……相当。

④掺[shǎn]:拿。

【翻译】

唐玄宗任用韩休当做(唐玄宗的)门下的随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誉权势。等到做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宋璟感叹说:“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少有差错,常常对身边的大臣(左右在古代是身边的'大臣的意思)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拿着镜子对着它默不作声,身边的大臣说:“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即使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练习】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1)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

(2)及后苑游猎(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3.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

【参考答案】

1、(1)做,担任(2)游玩

2、韩休担任宰相,陛下(变得)很瘦,为什么不罢免(驱逐)他

3、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

篇8:赵韩王普为相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赵韩王普为相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韩王普①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日:“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日:“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普日:“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成算所向②。”帝日:“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帝笑日:“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日:“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普日:“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日:“卿勿复言,吾已谕矣。”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日:“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谮之日:“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日:“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④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 当:对,面对 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义

C.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谕: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使一举而下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岂得以喜怒专之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则《论语》二十篇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1.《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②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③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④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⑤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⑥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①④⑤ B.②⑨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13.将文言文中的划线语句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 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时也。(3分)

(2)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3分)

(3) 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4分)

篇9:赵普阅读理解答案

赵普阅读理解答案

普少[年青时]习[熟悉]吏事,寡[缺少]学术[学问,道术],及[等到]为相,太祖常劝以[介词,用]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参考答案: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

A.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B.普性深沉有岸谷

C.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D.臣窃以为不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普)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答:(赵普)虽然多忌妒而刻薄,但能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答:过了些日子(赵普)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

3、描写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上面两段文字中,描写赵普,主要运用了细节或动作描写的方法;描写王珪,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都突出地表现了他们作为忠臣 忠直刚毅,不怕得罪皇帝,敢于犯颜直谏的共同特征。

4、文中主要写了两件事:刻苦读书和推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

5、刻画人物善用细节。写专心致志地读书,描写了阖户启箧取书的细节。一个阖字,指闭门谢客,排除一切干扰。写太祖之怒,描写了碎裂奏牍掷地的细节。碎裂足以表明怒的程度,再加一个掷字,怒不可遏的`样子可想而知。写沉着镇定,描写了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然而,赵普岂止拾之,他居然在日后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补缀旧纸这一细节生动感人,那被撕碎的奏牍,要恢复原样,需多么大的决心和耐心啊!

篇10:《太祖为相》阅读答案

《太祖为相》阅读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小题。(10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少习吏事 ( ) ②阖户启箧取书 ( )

③家人发箧视之 ( ) ④普性深沉有岸谷(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

②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译文:

小题3: 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2分)

小题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赵普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熟悉;②门;③打开;④沉着

小题1:(1)到了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非常迅速;(2)在宰相职位上的`人,许多都拘谨顾小节而遇事沉默不言,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小题1:(1)宋太祖悟出了赵普的良苦用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荐之人必定是个可用之才。(2)说明太祖是个偶尔固执,但最终仍会明辨是非的君主。

小题1:(1)年少时就任要职,为国效力;(2)年老时刻苦读书,从收中寻求治国安民的方法;(3)为了给国家举贤,不惜冒着惹怒圣上的危险一次次举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及、龌龊循默等字。

小题1:本题考察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宋太祖这个人物的形象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人物主要情节的能力。围绕“以天下为己任”来概括有关人物的情节即可。

相关专题 答案阅读理解